发病时间:不清楚
生理性蛋白尿
补充说明:生理性蛋白尿
2016-07-19 16: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生理性蛋白尿是指健康人群中出现的暂时性蛋白尿,通常是由于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患者一般没有特殊症状,且复查结果一般正常。
生理性蛋白尿患者尿中蛋白质含量通常比较少,一般不超过100mg/24h,常见于青少年,患者一般没有特殊症状,且复查结果通常正常。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休息后症状会自然消失,但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还要注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过多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以免加重蛋白尿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平时要注意多喝水,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参加户外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023-07-24 05:34
举报你好,对于青年人来说小便里尿蛋白可疑阳性的确可能是生理性的蛋白尿,比如说在剧烈运动以后,尿蛋白也可能是阳性。应该不是肾病,如果你担心的话可以进一步做个肾脏彩超和查查肾功能,如果这两个检查都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就不用担心。
2018-09-08 08:5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5)
你好.生理学的蛋白主要指功能性的非器质性的蛋白尿,它一般是一过性的,量不多,祛除诱因可缓解。例如发热后蛋白尿,运动后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等。
2016-07-19 16:18
举报你好.考虑有肾炎,应该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建议再查一下血补体、免疫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自身抗体全套、ANCA、血沉、抗O、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电泳、尿本周蛋白、尿红细胞形态、胸片。 建议参考我主编的<实用临床肾脏病学>、<小管间质肾病>、<肾科医师门诊决策>等专著 邹和群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肾内科主任、大内科主任 泌尿疾病研究所所长 国际肾脏病学会研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风湿病学会常委 (广东省重点专科) 广州天河区中山大道183号(天河公园北门对面)
2016-07-19 16:18
举报你好.建议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酒,注意休息,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血压监测,注意避免使用对肾损害药物和食物,请在肾内科进一步检查确诊治疗
2016-07-19 16:18
举报你好.尿液泡沫很快消失,尿常规蛋白质+-无潜血,出现这种情况很难诊断肾脏损害,可能是生理性蛋白尿如发热,大量运动,精神紧张等引起可能,一般会很快消除,可以进行24小时尿蛋白检查确诊
2016-07-19 16:17
举报向医生提问
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20mg/100ml。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0~100 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症状起因:病因分类 一、按蛋白尿发生机理分 1.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无论是原发还是继抓肾小球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质。肾小球滤过膜有病变,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甚至分子量更大的球蛋白亦可漏出。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癫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是指肾小球滤过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此类尿蛋白量较肾小球性蛋白量少。 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如肾小管拌和远曲肾小管产生的Tamm-Horsfall蛋白以蛋白(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此种蛋白易形成管型和结石核心。 2.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蛋白质由肾小球滤过,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如多发性骨髓瘤时,血浆中有大量轻链免疫球蛋白从尿中排出,称凝溶蛋白或称本一周蛋白(Benee.None protein)尿液加温至45~60℃,凝溶蛋白开始凝固,尿液浑浊,再继续加温至沸点时则溶解,尿液清凉,再冷却至60℃以下时又出现浑浊、沉淀或凝块。此试验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常用的方法。进而应多部位拍骨片,可发现骨质破坏(多在颅骨、肋骨、脊柱骨等)骨髓检查。可找到大量骨髓瘤细胞,是重要的确诊依据。 2)组织性蛋白尿 一些器官组织产生的蛋白经血液循环由肾小球滤出,从尿中排出,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尼伤、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二、按蛋白尿的性质分 1.功能性蛋白尿 是一种轻度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可很快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g,其产生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肾脏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引起肾血管痉挛、充血、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所致,见于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病理性蛋自尿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尿,见于原发或继发肾脏疾患,一般尿蛋白量较多,尿沉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营型,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3.体位性蛋自尿 其特点蛋白尿的出现与体位有关,长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体位蛋白尿是由于肾静脉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压迫左肾静脉,引起暂时的循环障碍所致,卧位1h尿蛋白消失或减少。疑有体位性蛋白尿时,分别测清晨起床前,起床后尿中蛋白量可出现显著差别。脊柱前凸引起者,嘱患者背靠墙直立 10 min后观察,若尿蛋白出现可确立诊断。诊断体位性蛋白尿应慎重,需长时间随访,一般观察5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肾功能持续正常,方可诊断。一旦发现持续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损害时,应及时纠正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机 理 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允许分子量较小蛋白滤出如核糖核酸酶、溶菌酶、卵蛋白、肌肉释放的肌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尿中可有小于30 mg/min蛋白出现,但被肾小管几乎全部重吸收;当肾小球基底膜有损害时,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或肾小管病变,蛋白再吸收能力下降,两者均可引起蛋白尿的增加。正常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带负电荷,故对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不易漏出称电屏障功能。基底膜的电屏障功能作用是很大的,有人提出肾小球壁固定负电荷减少,不仅会导致蛋白质大量进人泌尿腔,还会使分子较大的物质在系膜中积聚,甚至能影响循环中免疫复合物,使其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沉积。
可能疾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伴发的葡萄膜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性巩膜炎 老年人尿路感染 肾小球肾炎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泌尿、内科
利巴韦林注射液
主要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流行性出血热和拉沙热的预防和治疗,发热早期应用本品能缩短发热期,减轻肾脏与血管损害及中毒症状。局部应用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清肺消炎丸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肝爽颗粒
疏肝健脾,清热散瘀,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