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过敏> 赖氨酸维b12颗粒

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赖氨酸维B12颗粒含有维生素B12、叶酸、泛酸钙、烟酰胺、赖氨酸等成分,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如果需要长期使用或存在特定疾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1.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可以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该药物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注射用维生素B12需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2.叶酸
叶酸适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妊娠期妇女预防性治疗等。本品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使血细胞DNA合成增加,改善贫血状况。口服叶酸片后,应定期监测血液参数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3.泛酸钙
泛酸钙可用于治疗缺乏维生素B族引起的脂溢性皮炎、手足皲裂症等。泛酸钙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对泛酸钙过敏者禁用。
4.烟酰胺
烟酰胺用于糙皮病的辅助治疗。本品可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服用烟酰胺期间不宜饮酒。
5.赖氨酸
赖氨酸主要用于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本品为非必需氨基酸,具有促进人体吸收其他营养物质的作用。对于患有遗传性疾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赖氨酸时需要特别注意剂量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及的所有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此外,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恢复。

2024-02-20 19:59

举报

医生回答(4)

孔立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药物相互作用

1.应避免与氯霉素合用,否则可抵消维生素B12具有的造血反应.

2.维生素C在体外试管中可破坏维生素B12.曾有志愿者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C,每次1g,一日3次,共3年,发现血清维生素B12浓度降低.故z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不宜大量摄入维生素C.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氨基水杨酸类,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扑米酮或秋水仙碱等,可以减少维生素B12从肠道吸收.

2016-07-25 14:21

举报

万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不良反应

按推荐剂量服用,少有不良反应。

折叠编辑本段禁忌

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
肌醇为葡萄糖同分异构体。

折叠

2016-07-25 14:21

举报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功能主治

本品能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消除异食癖。有助于大脑发育和提高智力。有抗贫血、增强体质和抗病的功效。

折叠编辑本段适应症

本品能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消除异食癖。有助于大脑发育和提高智力。有抗贫血、增强体质和抗病的功效。

折叠编辑本段用法用量

口服。 1~5岁,一次5克(0.5袋),一日1~2次; 6~12岁,一次10克(1袋); 13岁以上10~20克(1~2袋),一日2~3次;温开水冲服(或遵医嘱)。

2016-07-25 14:20

举报

姚平静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赖氨酸维B12颗粒,适应症为本品能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进食欲。消除异食癖。有助于大脑发育和提高智力。有抗贫血、增强体质和抗病的功效。

2016-07-25 14:2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食欲异常 (异常食欲)

食物摄取受下丘脑的两个中枢调节,即腹外侧的“摄食中枢”和腹内侧的“饱食中枢”,后者在进食之后产生饱的感觉,可抑制前者的活动。脑肠肽胆囊收缩素(CCK)似乎有饱食作用,可能参与摄食行为调节。食欲异常,包括食欲缺乏、食欲亢进、食欲反常,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消化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疾病或饮食中枢疾患所致。

  • 症状起因:一、食欲缺乏 1 、消化系统疾病 如急性肝炎,食欲缺乏可发生在黄疽出现之前的肝炎,食欲缺乏可能为很突出的症状。急、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引起严重的食欲缺乏、肠道疾病如肠结核、肠伤寒、慢性痢疾及结肠癌均可致食欲缺乏。 2、胃肠外疾病 任何部位的慢性疼痛都可致食欲缺乏。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低血钠、低血氯以及酸中毒,右心功能衰竭所致的消化系统淤血都可致食欲缺乏。食欲缺乏可以是尿毒症、呼吸衰竭和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伯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垂体功能低下等)的主要症状。另外,有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洋黄、阿司匹林、四环素、氯霉素 以及麻醉镇痛药等均可引起食欲缺乏。 3、神经精神因素 忧郁时常伴食欲缺乏,情绪烦乱、厌烦或不愉快的情景、视觉、嗅觉、味觉等都可影响食欲,精神病患者可拒食。 二、食欲亢进 多见于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瘤、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下丘脑综合征等。 三、食欲反常 多为神经精神因素所致。 1、神经性厌食症 是一种慢性进食障碍类疾患,其主要特点是特殊的精神心理变态有体印象障碍、自我造成的进食过少、严重的营养不良和体重丢失以及闭经。 2、发作性贪食 见于某些神经官能症的患者,特别见于某些歇斯底里性格的年轻女性。患者反复出现不可抑制的暴食行为,短时间内 迅速吃光大量食物,作为欲求不满的代偿行为。

  • 可能疾病: 干血痨 往来寒热 现代病 肝炎 苦夏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普外科、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邢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