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肝炎> 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脸色发黄可能是饮食不当、睡眠不足、贫血、肝炎、胆囊炎等原因引起的。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长期挑食、偏食,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从而出现脸色发黄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营养均衡,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

2、睡眠不足

如果患者长期熬夜,可能会导致睡眠不足,容易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脸色发黄等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贫血

贫血是指体内的血红细胞容量减少,可能与铁元素摄入不足、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脸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

4、肝炎

肝炎是指肝脏部位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长期饮酒、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脸色发黄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肝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胆囊炎

胆囊炎是指胆囊部位发生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胆汁淤积、胆道梗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脸色发黄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7-09-04 17:05

举报

医生回答(5)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脸色发黄可能是由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贫血、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肝炎
肝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炎症反应,如病毒、药物、酒精等。这些因素引起肝细胞损伤和坏死,导致肝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保肝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来改善肝功能。
2.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时,由于肝内胆管狭窄或阻塞,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小肠,导致胆红素反流至血液中,出现黄疸。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进行治疗。
3.贫血
贫血会导致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进而使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到身体各处,此时为了弥补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身体会通过增加骨髓产生红细胞的速度来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浓度,而红细胞老化后会产生间接胆红素,当其不能及时被清除时,就会在体内积累并引起皮肤和黏膜黄染的现象。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口服补铁剂纠正,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巨幼细胞性贫血则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选用多维元素片(29)复合维生素片、多维元素片(21)复合维生素片等。
4.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先天性的溶血性疾病,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破坏增多,超过了肝脏处理能力,未结合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细胞摄取能力,或者超过了肝细胞的结合能力,使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转化为结合胆红素,进而出现黄疸现象。对于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通常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进行光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在血液循环中滞留时间较长,因此会出现黄色瘤和皮肤瘙痒等症状。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可能涉及化疗,例如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药物的应用,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师制定。
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测试和超声波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咨询消化内科医生,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肝活检或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液分析等。

2024-01-04 02:52

举报

易姹新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 脸黄一则是血虚,劳累所至,二则是肝胆湿热熏蒸所至,是身体内部原因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一般都是很难去的要去黄,还得从体内调节, 比如注意睡眠,饮食要3餐正常进行,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通过全方面的来进行调养,当然造成脸黄不是一天两天所至,所以要持之以恒,不可心急。 一般食疗的话是使用热性的葱、姜、蒜、胡椒、辣椒、人参、黄芪之类的调味品或中药材来调和补充气,达到中和寒性的目的。脾胃虚弱很直接的表现就是肠胃消化功能不好,可能症状就是胃胀或者是伴有胃炎,均衡饮食,以主食为主,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平时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可适量喝鲜果汁、麦片和小米粥等。

2016-07-27 21:52

举报

王子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脸色发黄可能是由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贫血、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肝炎
肝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肝脏炎症反应,如病毒、药物、酒精等。这些因素引起肝细胞损伤和坏死,导致肝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保肝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例如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来改善肝功能。
2.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时,由于肝内胆管狭窄或阻塞,胆汁不能正常流入小肠,导致胆红素反流至血液中,出现黄疸。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利胆药进行治疗。
3.贫血
贫血会导致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进而使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无法有效地携带氧气到身体各处,此时为了弥补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身体会通过增加骨髓产生红细胞的速度来提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浓度,而红细胞老化后会产生间接胆红素,当其不能及时被清除时,就会在体内积累并引起皮肤和黏膜黄染的现象。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口服补铁剂纠正,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巨幼细胞性贫血则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选用多维元素片(29)复合维生素片、多维元素片(21)复合维生素片等。
4.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先天性的溶血性疾病,由于遗传基因缺陷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破坏增多,超过了肝脏处理能力,未结合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细胞摄取能力,或者超过了肝细胞的结合能力,使未结合胆红素不能转化为结合胆红素,进而出现黄疸现象。对于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通常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进行光疗,以降低胆红素水平。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这些免疫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在血液循环中滞留时间较长,因此会出现黄色瘤和皮肤瘙痒等症状。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可能涉及化疗,例如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药物的应用,但具体的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师制定。
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测试和超声波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必要时,可咨询消化内科医生,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肝活检或其他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液分析等。

2016-07-27 21:52

举报

李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引起人脸色发黄的原因以有:营养不良、贫血、肝炎、长期熬夜,缺乏睡眠、食入过多含胡萝卜素食物都会引起。但要结合伴有临床症状才能做出合理诊断。最要紧就是调理好身体,多吃健康有营养的食物,不要吃胡萝卜或者香菜芹菜这种感光蔬菜,多吃杏仁,珍珠粉,鱼喝牛奶豆浆,还要注意防晒,光抹防晒霜是不够的,最好穿着上多穿长袖衣服,出门打伞这样,真的会白的. 建议平时好好休息,注意饮食调节,加强锻炼,必要时可以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再对症治疗。

2016-07-27 21:52

举报

刘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希望你一定要好好看看的,一般来说,如果仅是脸色发黄而无其他临床症状的话,基本可以排除病理性脸色发黄的可能.如果伴有眼睛,皮肤,小便等发黄及消化道症状或肝区不适等应去做肝功能等相关检查,看是否得了肝炎等肝胆疾病,有慢性肝胆病者一旦出现明显发黄应尽快去检查,观察病情是否有新的变化.脸色发黄者通常是因为脾胃运化失常而导致的湿热交蒸于肝胆或气血亏损所致,应适当的进行中药调养,改善饮食,增加运动. 建议查肝功验血,以确定有无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增高和贫血的情况存在,如从小就现皮肤比一般人黄,而有没有其它异常,考虑生理性皮肤黄可能性大。

2016-07-27 21: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脸色发黄

脸色发黄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临床上,引起脸色发黄的原因很多,其中有病理性的和非病理性的,应该仔细辨别。

  • 症状起因:病理性脸色发黄的原因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凡是可能引起黄疸的疾病都可引起脸色发黄。黄疸不但会引起皮肤脸色发黄,巩膜和小便也会发黄。一般黄疸越深,病情越重,严重的黄疸甚至会危及生命。 常见非病理性脸色发黄的原因有:橙黄病及服阿的平、小儿生理性黄疸都可能会引起皮肤发黄。有些人吃了过多的柑橘、胡萝卜、南瓜等会引起皮肤发黄,但其巩膜不黄。还有长期心情紧张、抑郁、烦闷的人,长期营养不良、贫血等都可能导致机体代谢功能下降,精神萎靡、形体消瘦、面色干黄。此类脸色发黄一般不如病理性黄疸引起的脸色发黄明显。

  • 可能疾病: 婴儿腹部远心性脂肪营养不良 小儿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小儿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 小儿营养不良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内科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