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甲状腺炎会引起舌头发麻吗
补充说明:甲状腺炎会引起舌头发麻吗
2016-08-02 16:2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4)
甲状腺炎可能引起舌头发麻。
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甲状腺有关的炎症,主要影响甲状腺组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甲状腺炎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压迫,进而影响到舌部的感觉神经。当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时,可能会导致舌头发麻的症状。此外,甲状腺炎还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一步加重舌头发麻的症状。
对于怀疑患有甲状腺炎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确诊。如果确诊为甲状腺炎并伴有舌头发麻的症状,则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2022-07-08 16:29
举报付颖瑜 三甲
擅长:营养科主任,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对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系统的常见病、多发性病,尤其是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亢、痛风、肥胖等诊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提问
您好,根据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一般甲状腺炎并不会导致这一种舌头发麻木的情况,现在多考虑为体内缺少电解质或者是脑部的神经系统病变。建议您现在这种情况要到专业的脑内科来检查神经系统反射,这样才能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来选择营养神经或者是中草药的一种治疗方式。
2019-03-25 17:32
举报你好,甲状腺炎患者一般不会导致舌头发麻。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末梢神经炎引起的也不排除甲状腺炎会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侵犯舌咽神经的话可以引起舌头发麻的所以根据自身情况,我建议最好到医院进一步确认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采取合理的治疗
2018-09-12 09:44
举报您好,甲状腺炎患者一般不会导致舌头发麻。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末梢神经炎引起的,可以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如维生素B1片等药物。
2016-08-02 16: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甲状腺后面有甲状旁腺4枚及喉返神经。血液供应有上下左右四条动脉,所以甲状腺血供较丰富,腺体受颈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一般人每日食物中约有100-200μg 无机碘化合物,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循环,迅速为甲状腺摄取浓缩,腺体中贮碘约为全身的1/5。碘化物进入细胞后,经过氧化酶的作用,产生活性碘迅速与胶质腔中的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的酪氨酸基结合,形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碘化酪氨酸通过氧化酶的作用,使MIT和DIT偶联结合成甲状腺素(T4),MID和DIT偶联结合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贮存于胶质腔内,合成的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分泌至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血浆中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结合,以利转运和调节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甲状腺素(T4)在外周组织经脱碘分别形成生物活性较强的T3和无生物活性的rT3。脱下的碘可被重新利用。所以,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 T4、T3及rT3均增高,而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则三者均低于正常值。甲状腺素分泌量由垂体细胞分泌和TSH通过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调节。而TSH则由下丘脑分泌的TRH控制,从而形成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甲状腺功能。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甲泼尼龙片
糖皮质激素只能作为对症治疗,只有在某些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下,才能作为替代药品。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应症,详见说明书。
维生素B1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2.全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酒精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用于 40 岁以上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缓解和改善由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钙和维生素而引起的症状: 1.潮热汗出、烦躁失眠、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疼痛。 2.皮肤干燥、搔痒、皱折、色素沉着、老年斑出现、眼睛干涩。 3.心悸、胸闷气短、高血脂、更年期冠心病、更年期血压波动; 4.月经紊乱、外阴搔痒、阴道炎、性交痛、性器官衰退等。 5. 也可以用于非恶性肿瘤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和其他原因引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