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 多兰卵巢综合症

医生回答(6)

郑秀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雄激素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特征,表现为多毛、痤疮、月经不规律、不孕、胰岛素抵抗等,并常伴有肥胖。该病需要及时就医,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导致的,涉及到多种激素水平异常,如雄激素增多、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升高以及泌乳素水平增加。这些变化影响了卵泡发育和成熟,使得卵泡无法正常排出,形成多个小卵泡的状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不规律、脱发、多毛、体重波动大、皮肤粗糙、皮脂分泌旺盛、痤疮严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
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超声波检查评估卵巢情况;性激素测定,主要包括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以及空腹血糖、胰岛素释放试验等以评估患者的糖代谢状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口服避孕药、胰岛素敏感剂如二甲双胍等。此外,适量运动和合理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积极参加适度强度的体育锻炼,如游泳、瑜伽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并减轻压力。

2024-02-02 18:37

举报

陈如 副主任医师 广西妇科体检中心

提问

多囊卵巢综合症一般指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以慢性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为特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痤疮等,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及卵巢多囊性改变为特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可降低雄激素水平,从而调节月经周期。还可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等药物,降低血雄激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以此来调节月经周期。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促排卵药物,如氯米芬、来曲唑等。

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建议低糖、高纤维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同时应定期体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减药、停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16-08-19 16:58

举报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的话需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对抗雄激素促进排卵,再配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切除增大多余卵巢。治疗后按照医生的指导调节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避免导致不孕。

2016-08-19 15:33

举报

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个非常典型又非常特殊的疾病,由于其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导致了不孕症的产生,但是由于其不是一种器质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患者感受不到譬如:疼痛、酸麻、肿胀等等病变征兆,所以就导致了一方面有些患者对此治疗很迫切,而有的患者则抱着得过且过,一拖再拖的想法。

2016-08-19 15:33

举报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你的情况,治疗方面比较复杂有:1,一般治疗,对于肥胖者应加强锻炼,饮食控制,服用降代谢的减肥药等.2,药物治疗,口用口服避孕药,诺雷德,达菲林,螺内酯酮康唑以及诱发排卵的药物.3,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适用于严重的对促排卵药物无效的患者;卵巢楔形切除术,可降低雄激素水平,减轻多毛症状,提高妊娠率。

2016-08-19 15:33

举报

闵阳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卵巢增大并含有很多充满液体的小囊,雄激素水平增高、不能排卵的内分泌疾病。最显著的特征是无排卵.一般认为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常、肾上腺功能紊乱、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少数患者有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异常,有些还有家族史。

2016-08-19 15: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月经不调 (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或是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血小板无力症)、高血压、内分泌失调、流产、宫外孕、葡萄胎、高催乳素血症、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乳腺腺病、结核病(输卵管结核、子宫内膜结核)、炎症(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卵巢炎)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

推荐医生更多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雷华江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