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动眼神经麻痹> 上睑下垂矫正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上睑下垂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矫正,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矫正。

1、一般治疗

上睑下垂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异常造成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疾病导致的,比如重症肌无力、动眼神经麻痹等。如果上睑下垂的情况比较轻微,而且没有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可以通过多休息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的方式进行矫正。

2、药物治疗

如果是由于重症肌无力导致的上睑下垂,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溴吡斯的明片、醋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动眼神经麻痹导致的,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是由于上睑肌发育不良引起的上睑下垂,可以通过上睑提肌缩短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佩戴框架眼镜的方式进行矫正。

4、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无法得到改善,还可以通过提上睑肌延长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额肌悬吊术的方式进行改善。

5、中医治疗

患者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的方式进行矫正,可以通过针灸、艾灸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上睑下垂的情况。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6-08-25 14:53

举报

医生回答(4)

程银兵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上睑下垂的诊断
  出生后数月、数年双眼上睑下垂遮盖瞳孔2mm以上,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伴有耸眉、下颌上抬、仰头视物等特殊面容;单眼上睑下垂遮盖瞳孔,存在弱视的可能性。按发病原因,上睑下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先天性上睑下垂最为常见,多是双侧,是由于上睑提肌发育不良,或因支配它的中枢性或周围性神经发育障碍所致;后天性上睑下垂多是损伤造成上睑提肌、动眼神经受损所致,也可因肿瘤或神经性、肌源性病变等引起。单侧多见。
  体格检查:全面的体格检查,有助于上睑下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而且对手术方案的选择、疗效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1.上睑下垂程度测定
  ①轻度下垂,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下垂1~2mm。
  ②中度下垂,上睑缘遮盖瞳孔上1/3,下垂3~4mm。
  ③重度下垂,上睑缘下落到瞳孔中央水平线,下垂4mm以上。
  2.上睑肌的肌力试验
  医生用大拇指按住眉部抵消了额肌收缩力量,分别测定眼球极度向上、向下注视时的上睑缘位置。正常人应相差8mm以上,如前后相差不足4mm,表示提上睑肌功能严重不足。
  3.额肌功能测定
  嘱被检查者向下看,将测量尺“0”刻度置于眶缘眉弓下缘的标记点处,然后嘱其尽力上看,上提眉部,观察眉弓下缘标记点提升毫米数,即额肌运动幅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者,额肌肌力常因代偿而增强。额肌运动幅度≥8mm者,利用额肌提升上睑的手术效果较好。否则,效果较差,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4.上直肌功能测定
  检查者用手上提被检查者双眼上睑,嘱其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比较双眼。如眼球向上运动时角膜下缘位于内外眦连线上,提示上直肌功能正常。
  Bell现象:指当轻闭双眼时,眼球会保护性地自动上转或向外上偏斜,属正常生理现象。如上直肌功能减弱或麻痹,Bell现象消失,则不宜先做上睑下垂手术,应先针对上直肌或眼外肌功能异常进行治疗。如若行上睑下垂手术,矫正应保守,以减轻术后兔眼现象,防止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2016-08-25 14:53

举报

常光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检查
上睑下垂的检查
  1、正常人上睑缘覆盖角膜上缘的2mm,睑裂平均宽度约为7.5mm。为了估测提上睑肌的功能,可在抵消了额肌收缩力量的前提下,分别测定眼球极度向上,向下注视时的上睑缘位置。
  2、正常人应相差8mm以上。如前后相差不足4mm者,表示提上睑肌功能严重不全。

2016-08-25 14:53

举报

林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上睑下垂的病因
  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
  1.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者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伴上直肌发育不全及小睑裂等先天异常。
  2.后天性上睑下垂
  可分为5类:
  (1)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由动眼神经麻痹所引起,多为单侧。常伴发受动眼神经支配的其他眼外肌麻痹,可出现复视。
  (2)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为苗勒(Mu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通常为单侧。如伴患侧下睑较健侧高,瞳孔缩小,跟球内陷,患侧面部无汗、皮肤潮红、温度升高等症状,则称霍纳(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常伴全身随意肌易疲劳的现象。具有上睑下垂的程度随疲劳加重,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加重;下午较早晨重等特点。用新斯的明0.5~1mg皮下或肌内注射后15~30min症状缓解。
  (4)机械性上睑下垂:由于眼睑重量加重所致。见于重症沙眼、肿瘤、外伤等。
  (5)其他:如癔症性、老年肌病性上睑下垂等。多见于女性,且为双侧发病。

2016-08-25 14:53

举报

李志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上睑下垂的病因
  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
  1.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者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伴上直肌发育不全及小睑裂等先天异常。
  2.后天性上睑下垂
  可分为5类:
  (1)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由动眼神经麻痹所引起,多为单侧。常伴发受动眼神经支配的其他眼外肌麻痹,可出现复视。
  (2)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为苗勒(Mu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通常为单侧。如伴患侧下睑较健侧高,瞳孔缩小,跟球内陷,患侧面部无汗、皮肤潮红、温度升高等症状,则称霍纳(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常伴全身随意肌易疲劳的现象。具有上睑下垂的程度随疲劳加重,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加重;下午较早晨重等特点。用新斯的明0.5~1mg皮下或肌内注射后15~30min症状缓解。
  (4)机械性上睑下垂:由于眼睑重量加重所致。见于重症沙眼、肿瘤、外伤等。
  (5)其他:如癔症性、老年肌病性上睑下垂等。多见于女性,且为双侧发病。

2016-08-25 14: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上睑下垂

眼皮下垂,又称上睑下垂,是指提起上眼睑的肌肉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以致上睑部分或完全不能上提,当双眼平视前方时,上眼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2mm以上。提上睑的肌肉有提上睑肌和Müler氏肌,提上睑肌由动眼神经支配,Müler氏肌受颈交感神经支配,当这二个肌肉的功能不全或丧失时,就会出现上眼皮下垂。上睑下垂轻者可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则全部瞳孔被遮盖,不但有碍美观,而且还影响视力,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患者常常要紧缩额肌,皱额耸眉以提高上睑位置,严重时则必须仰头甚至用手指抚起上睑才能视物。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