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尿液发黄可能与药物副作用、脱水、肝炎、胆管炎等因素有关。
上述因素导致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未结合胆红素经尿液排出体外,使得尿液呈现黄色。
如果患者存在长期饮酒、过度摄入橙子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也可能出现尿色偏黄的现象。因为这些物质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色素,通过肾脏排泄进入尿液中,引起尿液颜色改变。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变化,若发现除了尿液变黄之外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应及时就医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2024-01-27 01:31

举报

医生回答(4)

李长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常人的尿色都是呈淡黄色的。天冷时多清澈,天热时多黄色,这与出汗和饮水多少有关,但也可以随着饮食而变化。如摄入偏酸性饮食时,尿色则深,如饮食偏碱,其尿色则淡。有时口服几片核黄素片药物,尿色也会呈现深黄。像这些尿色变化是极为短暂的,很快就能自行恢复。
黄褐色尿应区分是胆红素尿还是尿胆元尿。胆红素尿,常因肝内或肝外的胆道被炎症、肿瘤、结石堵塞,引起胆道压力增高、胆小管破裂、胆汁外溢,致使胆红素钠进入体循环。当胆红素钠超过一定量时,则发生胆红素尿。尿胆元尿,常因肝脏损伤,引起肠内吸收尿胆元增加,进入小便,则发生尿胆元尿。或者是溶血性贫血病人,因大量红血球被破坏后,使大量尿胆元经肠壁吸收进入门静脉循环,由于肝脏不能把过多的尿胆元变成胆红素,也发生尿胆元尿。
所以像你所说的肝炎会导致尿色很黄,但是并不是说尿色很黄就是得了肝炎。首先要考虑是不是饮水的量不够、出汗太多、有没有吃药等,如果只是一次两次的尿黄,自己又没有什么不舒服,就可以不用担心。如果尿色一直都很黄,自己觉得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就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2016-09-30 20:57

举报

王德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你好,尿黄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前者通常见于大量出汗,缺水等情况,与尿液浓缩有关.后者则常见于肝炎等原因导致的黄疸.所以得先搞清楚是哪种情况才能决定是否治

2016-09-30 20:57

举报

张大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许肝功能出现问题,建议去医院查下肝,另外水喝少了,尿黄很正常的,早上起床九成的人都会尿黄.影响尿黄的器官一般是肝胆和肾看看你的肝功能化验单上胆红素是不是升高,其他两个转氨酶都正常的话,那问题还不是很大.去做做B超看是不是胆囊出了问题.如果是胆囊结石或者胆囊炎,那就对症治病. 肝胆的问题,炎症,肿瘤,结石引起的胆道堵塞,尿胆红素吸收过多.缺水,每天饮的水少,或者出汗多,尿液浓缩,另外还有可能是药物影响,三黄片,牛黄解毒片,b2片等.

2016-09-30 20:57

举报

柴东东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首先,你的情况看看是不是最近吃了辛辣上火食物,或者大蒜吃多了,也会有影响的。
另外,看看有没有面肿,脚肿
指导意见:
如果没有,就排除肾功能问题。
还有就是,有没有尿尿痛痒,排除泌尿系统疾病。
如果都没有,那就早点休息,清淡饮食

2016-09-30 20: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便带血 (尿血)

小便带血,又称尿血。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大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小便带血(血尿)。轻者仅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 症状起因:1、泌尿系结石:其中包括肾、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结石。 2、泌尿生殖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精囊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3、肾炎:其中包括急慢性肾炎、局灶性肾炎、良性急性出血性肾炎等。 4、泌尿生殖系肿瘤:有肾肿瘤、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前列腺肿瘤等。 5、其他泌尿系疾病:如肾下垂、游走肾、先天性多囊肾等。 6、泌尿系损伤:各种化学物品或药品对肾脏的损害、磺胺类药物所致血尿等。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泌尿

推荐医生更多

孙城城 主治医师

提问

贵州盛京中医肝病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