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高建军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尿道炎,膀胱炎,肾炎,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男性不育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无精子症,阳痿,早泄,包皮过长,包茎,包皮炎,龟头炎,包皮龟头黏连
提问
精子活力低可通过运动疗法、维生素补充、中药调理、微量元素补充、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来改善。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运动疗法
建议患者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通过提高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来改善生殖系统功能,从而提高精子活力。
2.维生素补充
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E软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等药物,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上述药物能够促进精子生成和成熟,进而提升精子活力。此外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自由基损伤。
3.中药调理
中医师辨证施治后开具方剂,如柴胡疏肝散、金匮肾气丸等,需按处方剂量服用一定周期。这些草药具有补肾益精、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改善男性不育症所致少弱畸精异常形态率高具有良好效果。
4.微量元素补充
若体内缺乏锌、硒等关键矿物质,则应考虑营养素补充剂如含锌制剂、含硒产品等。这些微量元素除了参与精子生成外还具备抗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精子质量及活性;但具体使用还需遵循医师指导。
5.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以及均衡饮食等行为改变。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降低精子数量和活力;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状态;合理膳食则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精子生成和活力恢复。同时,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2024-03-16 13:36
举报医生回答(4)
性精子活力低除了与生殖系感染有关,多见是由于与日常生活和饮食密切相关,日常不良的生活和饮食都会造成对精子的伤害,使精子质量和活力下降,因此,要提高精子活力除了治疗疾病,日常还需调整好生活和饮食习惯,平时避免常食辛辣油腻食物,烟酒要控制好,加强运动锻炼,配合服用2个月的育之缘片,补锌、硒一同调理,可有效提高精子活性,帮助更快改善精子活力低问题。
2016-10-14 00:28
举报正常精子活动力A级大>25%,A B级>50%,如果偏低就属于弱精的情况了,这对男性正常生育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时可导致不育,这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调理治疗的。
2016-10-14 00:28
举报导致死精子症的原因有:1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可使生殖器官充血水肿,血液淤滞,而缺血缺氧,导致精子死亡.2慢性精阜炎时果糖分泌减少,精子死亡.3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时,尤其慢性前列腺炎时分泌受影响,并时微量元素锌下降,则精子代谢受到影响而死亡.不同的原因治疗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建议您到专科医院详细检查,对症治疗,不要错过治疗和受孕的最佳时间.
2016-10-14 00:28
举报正常情况下,精液排出体外1小时之内,正常存活的精子应70%以上,如死精子超过40%即影响受孕。导致死精子症的原因有:1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可使生殖器官充血水肿,血液淤滞,而缺血缺氧,导致精子死亡.
2016-10-14 00:28
举报向医生提问
月经疹是一种与月经周期有关而出现的皮疹。以每逢月经来潮前1~3天,其四肢、躯干局部或多处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水疱、大疱、糜烂、渗液、自觉瘙痒,随着月经的结束皮疹自然减退和消失。一般认为与月经来潮前,卵巢分泌的孕酮骤增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关。
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用于肝损伤、肾损伤、化放疗保护、糖尿病、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金水宝胶囊
补益肺肾,秘精益气。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痠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前列康舒胶囊
解毒活血,补气益肾。用于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可改善尿频,尿急,尿痛,腰膝酸软,会阴胀痛,睾丸隐痛等症状。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本品适用于因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对本品敏感的病原体引起的下列感染:1.尿道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前列腺炎、淋病、膀胱炎、附睾丸炎、宫内感染、肾盂肾炎、肾盂炎、肾盂膀胱炎等。2.浅表性化脓性感染:痤疮、扁桃体炎、肩周炎、毛囊炎、脓皮症、疖、疖肿症、痈、蜂窝组织炎、汗腺炎、皮脂囊肿粉瘤、乳头状皮肤炎、甲沟炎、脓肿、鸡眼继发性感染、咽炎、泪囊炎、眼睑缘炎、麦粒肿、牙龈炎、牙冠周围炎、牙科性上腭窦炎、感染性上腭囊肿、牙周炎、外耳炎、外阴炎、阴道炎、创伤感染、手术后感染。3.深部化脓性疾病:乳腺炎、淋巴管(结)炎、颌下腺炎、骨髓炎、骨炎。4.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异型肺炎、肺部化脓症。5.梅毒。6.中耳炎、副鼻窦炎、颌下腺炎。7.痢疾、肠炎、感染性食物中毒、胆管炎、胆囊炎。8.腹膜炎。9.败血症、菌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