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牛奶可不可以和火腿肠一起吃。
补充说明:牛奶可不可以和火腿肠一起吃。
a*******L 2016-10-19 17:1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6)
根据你的描述,每天有喝牛奶的习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牛奶和火腿肠儿可以在一起吃,对于身体不会有什么不利影响。除了饮食以外,还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当的多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2018-12-28 11:11
举报你好,如果是纯牛奶的话,可以和火腿肠一起服用的,如果是酸奶,不建议同时服用,酸奶在半小时后再服用,看你服用的是哪种牛奶。
2016-10-19 17:11
举报你好,牛奶和火腿肠可以一起吃的,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的,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016-10-19 17:11
举报葛永海 副主任医师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
擅长:内科相关疾病,高血压,高心病,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先心病,心绞痛,房颤,室上速,心衰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内科疾病。
提问
牛奶和火腿肠是可以一起吃的,不会出现不良反应,损伤胃肠道等情况,适量即可。
2016-10-19 17:10
举报您好,牛奶是可以和火腿肠一起食用的,相互之间没有不良反应,要注意避免着凉。
2016-10-19 17:10
举报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这些属于垃圾食品不能经常使用的,如果你有什么饥饿的话,应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火腿肠食用过多的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肥胖
2016-10-19 17:1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肥胖(Obesity)指人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成分过多,显著超过正常人的一般平均量时称为肥胖。贮于皮下的脂肪约占脂肪总量的50%。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肥胖,以中年人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肥胖者的体重增加是由于脂肪组织增多,而肌肉组织不增多或反见萎缩,而运动员肌肉特别发达、或者水肿者的体重增加不包括在内。当进食热量超过人体消耗量,多余的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为肥胖,超过10%者为超重;亦可根据身高、体重按体重质量指数〔体重队(㎏)/身高(㎡)〕计算,超过 24为肥胖。世界卫生组织(WH 0)标准为:男性>27、女性>25为肥胖症。
症状起因:病因分类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一、单纯性肥胖症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病病因可寻者。1.体质性肥胖症又称幼年起病型肥胖症。2.获得性肥胖症又称成年起病型肥胖症。二、继发性肥胖症有明显的内分泌代谢病等病因可查。1.下丘脑病1)下丘脑综合征:各种病因如炎症后遗症、创伤、肿瘤、肉芽肿等均可导致下丘脑综合征性肥胖症。2)肥胖性生殖无能症:又称Frohlich综合征。2.垂体病1)垂体ACTH细胞瘤:又称库欣病。2)垂体生长激素(GH)细胞瘤:又称肢端肥大症。3)垂体泌乳素(PRL)细胞瘤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原发性(甲状腺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下丘脑-垂体性甲状腺功能减退。4.胰岛病1)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糖尿病早期。2)胰岛素瘤:又称胰岛B细胞瘤。3)功能性自发性低血糖症。5.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又称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6.性腺功能减退症1)女性绝经期肥胖症。2)多囊卵巢综合征。3)男性无睾或类无睾症。7.其他1)痛性肥胖(Dercum病)。2)水钠储留性肥胖症。3)颅骨内板增生症(Morgagni-Stewart-Morel综合征)。4)性幼稚-色素性视网膜炎-多指(趾)畸形综合征(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8.药物性肥胖症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氯丙嗪、某些疾病长期使用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制剂、糖质激素、息斯敏等可使患者食欲亢进而招致肥胖症。
可能疾病:内分泌失调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 痛风性心肌病 肥胖性心肌病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
常见检查: 肝脏B超 糖化血红蛋白组分(GHb,HbA1c)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尿17-羟-皮质类固醇 葡萄糖可的松耐量试验 血清载脂蛋白B
就诊科室:内科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三九胃泰颗粒
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氯美扎酮片
用于治疗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失眠、酒精中毒、肌肉疼痛及痉挛、风湿性关节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