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怎么样预防糖尿病眼病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饮食控制与结构优化、规律运动促进胰岛素敏感性、血糖监测及管理、定期眼科检查、避免或减少吸烟和饮酒
1.饮食控制与结构优化
通过调整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以及总热量摄入量来降低血糖水平。制定每日三餐加两个小吃的时间表,并确保每顿饭都包含适量的蔬菜、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
2.规律运动促进胰岛素敏感性
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改善血糖控制。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并配合一定的力量训练。
3.血糖监测及管理
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值可帮助了解自身代谢状态,并指导饮食及药物调整。使用家用血糖仪定时测试,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正常范围。
4.定期眼科检查
眼科专家能及时发现并干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等问题,降低失明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评估,特别是对于患有糖尿病者至关重要。
5.避免或减少吸烟和饮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干扰血糖控制,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倡戒烟限酒,若无法彻底摆脱,则应尽量减少至最低限度。
如果患者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且存在视物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024-02-17 10:47

举报

医生回答(1)

林云翔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常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其治疗主要是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其中高碳水化合物量,降低脂肪比例,控制蛋白质摄入的饮食结构,对改善血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饮食是最关键的

2017-01-06 11: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糖尿病 (消渴)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