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先天性血管瘤治疗
补充说明:先天性血管瘤治疗
a******W 2017-03-04 19:5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先天性血管瘤的治疗可以考虑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放射治疗、光动力疗法或药物外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作用于病变区域,通常分几次进行。此方法利用了不同类型的激光对不同组织的特异性吸收原理,选择性破坏异常增生的血管组织,从而缩小或消除肿瘤。
2.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是将液氮或其他制冷剂直接作用于患处,快速冷冻并使其坏死脱落。低温能使癌细胞膜蛋白变性凝固、核酸溶解断裂,导致细胞死亡;此外还可引起局部组织缺氧而进一步促进其坏死。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量射线如X射线或伽马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对于某些类型的先天性血管瘤有效,因为它们对放射线敏感。可减少肿块大小并改善预后。
4.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涉及给予患者特定药物使其摄取进入血管瘤内,然后用特定波长的光源激活药物产生反应摧毁异常组织。该技术利用了特定波长光线与特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的前提下精确地破坏异常新生血管及其相关结构。
5.药物外敷
药物外敷包括使用局部麻醉药膏或非甾体抗炎药膏覆盖在受影响区域上。这些药物能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有助于控制感染及促进愈合过程。
先天性血管瘤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以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适当的皮肤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避免摩擦或过度暴露于阳光下,以减少皮肤损伤风险。
2024-01-15 08:0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1.鲜红斑痣 治疗较困难,用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波长577nm或585nm,脉冲时间450us可多次反复表浅治疗,为目前副作用最少,疗效好的治疗方法。无该条件时,亦可用放射线同位素32P,90Sr治疗;其他亦可应用冷冻,CO2激光表浅治疗,但应避免形成瘢痕。
2.草莓状血管瘤 小型损害绝大多数可完全消退,应说服患者家属等待其自然消退,可获得最佳美容效果。迅速增生的血管瘤,可每隔日内服40mg,维持数周,损害可开始退化。或用醋酸曲安奈德(去炎松)1Omg加利多卡因4ml局部注射,每周1次,5次为1疗程。长期不消退或激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试用可调染料脉冲激光、放射线治疗、液氮冷冻,亦可损害内注射硬化剂如5%鱼肝油酸钠等。
3.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基本同草莓状血管瘤,偶亦需要手术切除。
2017-03-04 20:06
举报先天性血管瘤的治疗可以考虑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放射治疗、光动力疗法或药物外敷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作用于病变区域,通常分几次进行。此方法利用了不同类型的激光对不同组织的特异性吸收原理,选择性破坏异常增生的血管组织,从而缩小或消除肿瘤。
2.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是将液氮或其他制冷剂直接作用于患处,快速冷冻并使其坏死脱落。低温能使癌细胞膜蛋白变性凝固、核酸溶解断裂,导致细胞死亡;此外还可引起局部组织缺氧而进一步促进其坏死。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使用高能量射线如X射线或伽马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对于某些类型的先天性血管瘤有效,因为它们对放射线敏感。可减少肿块大小并改善预后。
4.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涉及给予患者特定药物使其摄取进入血管瘤内,然后用特定波长的光源激活药物产生反应摧毁异常组织。该技术利用了特定波长光线与特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不损伤周围健康组织的前提下精确地破坏异常新生血管及其相关结构。
5.药物外敷
药物外敷包括使用局部麻醉药膏或非甾体抗炎药膏覆盖在受影响区域上。这些药物能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有助于控制感染及促进愈合过程。
先天性血管瘤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在接受治疗期间,以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适当的皮肤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避免摩擦或过度暴露于阳光下,以减少皮肤损伤风险。
2017-03-04 20:00
举报1.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nevus flammeus)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出生时即存在,表现为小的红斑到大的红色斑片,颜色淡红、暗红或淡蓝色,形状不规则,不高出皮面,压之部分或完全褪色。可分两型:①中位型鲜红斑痣(medially hocated nevus flammeus):见于枕部及面中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皮损不高出皮面。②侧位型鲜红斑痣(laterally located nevus flammeus):带见于一侧面部(图2),亦见于一侧或数侧。发生于面部者,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颜色变深,亦可高出皮面或其上发生结节,常伴发其他血管畸形。根据受累血管部位及伴有炎症的不同而有Sturge-Weber综合征(软脑膜蛛网膜样鲜红斑痣)和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骨肥大性鲜红斑痣)的病名。前者出现软脑膜蛛网膜血管瘤病,导致其下大脑皮质进行性钙化,患者可发生癫痫,对侧软瘫,亦可发生结膜、虹膜和脉络膜血管瘤病,导致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后者可伴发软组织和骨肥大,静脉曲张和(或)动脉静瘘。
2.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strawberry hemangioma)又称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呈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数目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通常1cm至数厘米,偶亦见整个肢体受累者,境界清楚,好发于颜面、肩部、头部和颈部(图3)。出生时就存在,但常在生后2~3个月内发生,在3~6个月内逐渐增大,此后逐渐退化。70%~90%患者在5~7岁时可自行完全消退。有些血管瘤,可伴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即所谓的Kasadach-Merritt综合征。
3.海绵状血管瘤 为单个或多数大而不规则的真皮内和皮下结节。表浅损害颜面鲜红或深红,表面不规则;深在性损害,颜色呈紫色,表面光滑,性质柔软,常可压缩,状似海绵。其上方可伴发草莓状血管瘤。好发于头、颈部,亦可见于其他部位(图4)。小儿出生时即存在或生后数周发生,在1年内逐渐增大,经不定的静止期后,亦可能逐渐消退,但常缓慢而不完全。海绵状血管瘤尚见于两种罕见病,即Maffucci综合征和蓝色橡皮大疱痣(blue rubberbleb nevus),前者突出的特点是软骨发育不良,导致骨化不全,骨变脆引起严重畸形;骨软骨病可演变为软骨肉瘤。后者血管瘤隆起,暗蓝色,柔软可压缩,有些还带蒂,肠道经常见有血管瘤,引起慢性出血和贫血。尸检发现除肠道外,尚可见许多器官均有血管瘤。
2017-03-04 19:57
举报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为最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之一,由胎儿期成血管组织畸形或原有血管扩张所致。偶亦见因外伤而后天性发生者。临床上分3型: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
2017-03-04 19:54
举报向医生提问
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或毛细血管扩张痣,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好发于面、颈和头皮,大多为单侧性,偶为双侧性,有时累及粘膜。损害初起为大小不一或数个淡红、暗红或紫红色斑片,呈不规则形,边界清楚,不高出皮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表面平滑。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变红,变紫,65%的患者的病灶将逐渐扩张,在40岁前可增厚和出现结节,于创伤后易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