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糖尿病眼病是怎么回事
补充说明:糖尿病眼病是怎么回事
a******W 2017-03-18 14:3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糖尿病眼病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血糖控制不佳、遗传因素、高血压或高血脂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眼部微血管病变。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视网膜损伤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眼部微血管病变和视网膜损伤。对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引起的糖尿病眼病,可以考虑使用人工胰腺进行治疗,通过外部设备模拟人体胰腺的功能,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2.血糖控制不佳
血糖控制不佳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导致角膜、晶状体等组织受损,进而诱发白内障、黄斑水肿等问题。改善血糖管理是关键,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来实现。
3.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眼病的风险,因为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或者产生较少的胰岛素。如果存在家族史,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干预。例如,可以通过眼底照相术监测视网膜的变化。
4.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眼底小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导致眼底出血、渗出等改变,进一步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降血压药如硝苯地平可用于控制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
5.高血脂
高血脂使血流变慢,易形成微栓子,堵塞眼底血管,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微栓子的形成。患者需按处方用药,并定期复查血脂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眼病的发展。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和视野检查。如有必要,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荧光造影眼底血管造影术以评估视网膜血管状况。
2023-12-27 15:51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桑椹有安心养神、祛风养血、益寿延年之功效,对耳聋眼花、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神经衰弱、动脉硬化、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痛等均有疗效。 枸杞子止消渴、明目、抗衰老的功效,用于治病可治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肺结核、慢性肝炎、阳痿、遗精等疾病。用于补虚延年,则适用于体虚腰酸、老年眼花、神经衰弱、虚烦失眠等症状。
2017-03-18 14:56
举报糖尿病眼病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血糖控制不佳、遗传因素、高血压或高血脂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导致眼部微血管病变。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评估视网膜损伤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眼部微血管病变和视网膜损伤。对于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引起的糖尿病眼病,可以考虑使用人工胰腺进行治疗,通过外部设备模拟人体胰腺的功能,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2.血糖控制不佳
血糖控制不佳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导致角膜、晶状体等组织受损,进而诱发白内障、黄斑水肿等问题。改善血糖管理是关键,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如二甲双胍来实现。
3.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眼病的风险,因为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或者产生较少的胰岛素。如果存在家族史,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并干预。例如,可以通过眼底照相术监测视网膜的变化。
4.高血压
高血压可引起眼底小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导致眼底出血、渗出等改变,进一步发展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降血压药如硝苯地平可用于控制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
5.高血脂
高血脂使血流变慢,易形成微栓子,堵塞眼底血管,造成缺血缺氧,从而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能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微栓子的形成。患者需按处方用药,并定期复查血脂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眼病的发展。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压测量和视野检查。如有必要,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荧光造影眼底血管造影术以评估视网膜血管状况。
2017-03-18 14:49
举报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导致大面积眼底出血,最终挡住黄斑区,则会导致失明。可以到医院做检查,根据情况看一下还能不能手术治疗,如果不能,则终身失明。
2017-03-18 14:48
举报您好:糖尿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正规治疗.血糖波动会造成机体器官的损害,加速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要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胰岛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2017-03-18 14:4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