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帕金森病多尿治疗
补充说明:帕金森病多尿治疗
a******W 2017-03-19 19:0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帕金森病多尿可能需要通过美金刚、抗胆碱能药、抗利尿激素、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美金刚
美金刚是一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通过调节突触传递、抑制兴奋性毒性损伤及减少自由基损害而发挥作用。起始剂量为5mg/日,每周增加5mg直至目标剂量20mg/日。美金刚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适用于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伴随的帕金森病多尿症状。其机制可能涉及阻断NMDA受体,减轻神经元损伤。
2.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可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通常从低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例如,对于帕金森病伴有多动症者,初始剂量可考虑为每日3-6mg。这类药物通过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的作用来减少运动障碍,从而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因此,当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多动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有助于控制症状。
3.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剂量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例如,对于存在中枢性尿崩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初始剂量可设定为每次1单位,每日2次。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少排尿量。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源性膀胱等问题,导致排尿困难和多尿,此时使用抗利尿激素有助于改善症状。
4.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将脉冲发生器植入体内,由电池供电并通过导线连接到大脑深处的电极。手术过程需要全身麻醉,在影像引导下精确放置电极位置后启动系统。此技术通过高频电流刺激大脑内核团,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由于帕金森病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多汗、便秘、尿频等症状群,故DBS可缓解上述不适表现。
帕金森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口干。同时,建议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优化病情管理。
2024-02-07 19:49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4)
由于本病的主要症状是震颤、强直、运动减少,故在疾病早期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尽量继续工作,多吃水果、蔬菜、蜂蜜、防止跌倒,不吸烟、饮酒。晚期卧床不能起床者应勤翻身,在床上做被动活动,以防并发症。
2017-03-19 19:18
举报帕金森病的起病是缓慢的,最初的症状往往不被人所注意。但出现以下症状时,临床上就基本可以诊断为帕金森病了。 该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
2017-03-19 19:17
举报帕金森病多尿可能需要通过美金刚、抗胆碱能药、抗利尿激素、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美金刚
美金刚是一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通过调节突触传递、抑制兴奋性毒性损伤及减少自由基损害而发挥作用。起始剂量为5mg/日,每周增加5mg直至目标剂量20mg/日。美金刚能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适用于治疗轻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伴随的帕金森病多尿症状。其机制可能涉及阻断NMDA受体,减轻神经元损伤。
2.抗胆碱能药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可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通常从低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例如,对于帕金森病伴有多动症者,初始剂量可考虑为每日3-6mg。这类药物通过降低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的作用来减少运动障碍,从而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因此,当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多动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有助于控制症状。
3.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剂量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例如,对于存在中枢性尿崩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初始剂量可设定为每次1单位,每日2次。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减少排尿量。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源性膀胱等问题,导致排尿困难和多尿,此时使用抗利尿激素有助于改善症状。
4.脑深部电刺激术
脑深部电刺激术是将脉冲发生器植入体内,由电池供电并通过导线连接到大脑深处的电极。手术过程需要全身麻醉,在影像引导下精确放置电极位置后启动系统。此技术通过高频电流刺激大脑内核团,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由于帕金森病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多汗、便秘、尿频等症状群,故DBS可缓解上述不适表现。
帕金森病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因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口干。同时,建议定期评估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优化病情管理。
2017-03-19 19:14
举报你好,夜尿多可能要注意是否存在有肾虚的可能性,另外糖尿病也会引起尿多的现象,可以先去查查尿常规,如果存在尿糖阳性的反应可以考虑作血糖的检查.
2017-03-19 19:04
举报向医生提问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