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关节肿胀> 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症状有哪些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的症状包括肌肉疼痛、触痛、红斑、皮下气体积聚以及皮肤颜色改变。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严重的感染,需紧急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肌肉疼痛
当梭状芽胞杆菌通过受损的皮肤进入血液循环时,其产生的毒素会刺激局部神经组织和血管壁,导致肌肉出现炎症反应和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受伤或感染区域附近,可能伴有间歇性或持续性的不适感。
2.触痛
梭状芽胞杆菌侵袭后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形成脓肿,进而引发触痛。触痛主要出现在患处周围,患者可能会因轻微触碰而感到明显疼痛。
3.红斑
梭状芽胞杆菌感染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使病变部位呈现红色。红斑通常集中在感染或损伤区域,有时可扩散至周围健康组织。
4.皮下气体积聚
梭状芽胞杆菌产生毒素引起组织坏死后,可能导致厌氧环境下的产气荚膜菌繁殖,从而产生气体并积聚于皮下。这些气体积聚通常发生在受累区域,临床表现为软组织肿胀和波动感。
5.皮肤颜色改变
梭状芽胞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坏死可能导致局部微循环障碍,影响血液供应和氧气摄取,此时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或紫绀等颜色变化。皮肤颜色改变可能分布在受累区域的不同部位,取决于血液循环状态。
针对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磁共振成像以评估肌肉和软组织状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万古霉素或甲硝唑,以及外科清创术。患者应避免接触已知的污染源,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对于存在皮肤完整性差的人群,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细菌感染。

2024-01-26 16:31

举报

医生回答(1)

王德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肿胀,剧痛,浆液样渗出:好转的局部疼痛重又趋于加重,病人觉患部肿胀,剧烈疼痛,有血浆样液体渗出,并有恶臭。水疱形成:若感染的肌肉表浅,皮肤可有水肿,苍白甚至出现浆液性水疱,否则局部仅有压痛和轻度肿胀。

2017-04-26 09: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 (厌氧链球菌性肌炎)

非梭状芽胞杆菌肌坏死(non-clostridium myonecrosis)是由专性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引起的以肌肉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化脓感染。局部病灶表现为肌肉内蜂窝织炎和肌肉间隙内蜂窝织炎,故又称厌氧链球菌性肌炎。该病变较为局限,坏死肌肉与尚有生机的肌肉常混合存在。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敞开伤口充分引流,是争取良好预后的关键措施。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