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双侧基底节区及顶叶深部巨型腔隙性脑梗塞

双侧基底节区及顶叶深部巨型腔隙性脑梗塞

发病时间:不清楚

双侧基底节区及顶叶深部巨型腔隙性脑梗塞

补充说明:双侧基底节区及顶叶深部巨型腔隙性脑梗塞

检查及治疗情况:表现在右胳膊沉重,右腿乏力

a*******L 2017-06-01 19:46

腔隙性脑梗塞 胳膊 乏力 脑梗塞 活血化瘀 针灸 神经 血管 神经内科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梁环杰 主治医师 山东省冠县桑阿镇中心卫生院

擅长:阑尾炎、疝、周围血管疾病、创伤骨折、结石、甲状腺乳腺、肛肠痔瘘、颈肩腰腿痛等外科疾病。

提问

你好,这种情况一般考虑可以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等治疗。建议去医院神经内科检查听从医生的安排正规治疗。

2017-06-01 21:22

举报

王知博 副主任医师 安徽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肿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以及治疗均有较为丰富的经验。

提问

脑梗塞也有不同的程度,可以导致相应功能区域部位肢体的活动障碍以及感觉异常等。对于梗塞时间较长,已经形成梗塞灶的,则需要用药进行活血化瘀治疗,同时也可以中医进行针灸、理疗等。

2017-06-01 21:0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死(IacunarinfarCTion)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在这些部位的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腔隙性脑梗死为直径0.2~15毫米的囊性病灶,呈多发性,小梗死灶仅稍大于血管管径。坏死组织被吸收后,可残留小囊腔。

  • 多发人群:成年人

  • 临床检查:

  •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10000元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