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2)

王志新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擅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及哮喘。消化道相关便秘腹泻及消化不良

提问

5岁的小男孩很活泼,上课的时候坐不住也是很正常的,这个主要是平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所造成的,如果是多动症,他看动画片儿也坐不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又称为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主要有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有哌甲酯及其控释片,托莫西汀等。如果需要看病,那就要看精神科或者神经内科,患者可以就近治疗。

2019-02-21 17:16

举报

周玲玲 淄博万杰医院

擅长:脑外科

提问

小儿多动症应该如何治疗? 本症处理主要有以下方法:
  1认知行为治疗:
  对控制多动行为冲动控制和侵略行为有效。
  2.药物治疗:
  中枢神经兴奋药--利它林右旋、甲基、匹莫林等可选择使用另一类有效的药物--三环抗抑郁剂(丙米嗪、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可以小剂开始逐渐增量达有效剂量后改为维持治疗。
  1药物治疗 治疗此病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为常用药品。今分别介绍如下。①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即利地林(Ritalin)目前是常用药物。其每次剂量为5~10mg,每日2次于早、午服用。傍晚不用避免引起失眠。多数患儿每日剂量为20mg以内。由于精神振奋剂可影响身体发育故主张患儿在学习期间服用,周末及假日停服。6岁以下一般不用此药有不易产生耐药怀的特点。②右旋(Dextroamphetamine,Dexedrine):也是常用药物,剂量为每次2.5~5mg每日2次,早、午服用多数患儿每日用量在10mg以内。应注意观察脉搏及血压的变化。副作用为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也庆在星期日及假日停服以减少其抑制生长的副作用。3岁以下一般不用。长期应用此药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哌醋甲酯明显但它的作用较易估计,认为是其优点,而且它还有些抗癫痫作用认为是其优点,而且它还有些抗癫痫作用,对同时有惊厥的患者更为适合③另一种精神振奋剂苯异妥英(Pemoline,Cylert):对多动症认为有明显效果,其药物作用时间长,早晨上学之前服1次即可副作用少,较右旋和哌醋甲酯更少引起厌食和失眠。6岁以下儿童最好不用开始剂量为10mg,如疗效不满意可增加20~40mg。此药显效较慢假若亦应停止观察。曾有肝脏迟发性过敏反应的报告,故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④咖啡因:对儿童的多动症也有效,每次服用100~150mg,每日2次但疗效不如哌醋与右旋。⑤丙米嗪(Imipramine,Tofranil):属于抗抑郁性药物,对本症也有较好疗效剂量从10mg,常用剂量为每日25~50mg,视儿童年龄体重而定。此药赶走的白细胞减少常为暂时性,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在开始服药4周后,应检查白细胞计数1次,以后每半月验血1次此外,还可致食欲减退、尿潴留或过敏反应12岁以下小儿不宜应用。⑥抗精神药物:如氯丙嗪、甲硫达嗪(Thioridazine)适用于有破坏性行为的患儿。⑦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扑痫酮适用于伴发惊厥的患者。忌用巴比妥类的镇静剂,因有时反可使症状加重
  疗程依病情轻重而定轻者服药6月~1年,重者要治疗3~5年,过早停药易重视症状
  2精神治疗 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对患儿的不良行为及违法举动要正面地给以纪律教育,多予启发和鼓励遇到行为治疗有成绩时给予奖励,不应在精神上施加压力更不能现骂或体罚对有不良习惯和学习困难的患儿,应多给具体指导,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培养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困难,不断增强信心文献资料指出药物有效,但药物与教育、行为上的指导相结合更为有效

2008-10-09 14: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多动症 (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多动综合征,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

儿童多动症、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syndrome of childhoo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或注意缺陷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disorder,A.D.D.)。这类患儿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使家长和老师感到困难。有人把这种失调比喻为一个交响乐失去协调性及和谐性。因外资料报告患病率约为5~10%。国内也认为学龄儿童发病者相当多,约占全体小学生1~10%。男孩远较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较多。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