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
补充说明:小儿肥厚性心肌病
2008-10-29 14: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有关,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药物,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还可以通过室间隔切除术、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2023-07-23 01:39
举报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应限制患儿参加紧张或剧烈活动,避免运动后发生猝死。洋地黄、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及强效利尿药应避免应用。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左室流出道梗阻患儿,以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做左室部分心肌切除术或二尖瓣置换术。
2018-08-14 11:3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心室肥厚,心腔无扩大。HCM又称特发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diopathic subaortic stenosis,ISS)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Asym-metric septal hypertrophy,ASH)。临床表现多样化,是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猝死原因之一。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包括一组不同病因的疾病,其特征是具有异常的不能解释的心室肥厚而心腔不扩大,以左心受累为主,右室心肌亦可受累,心室肥厚不对称、不均匀,心室腔变小,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组织学上呈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的一组心肌疾病。1869年由Liouville和Hallopeau首先描述了HCM。2003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共识提出HCM的3种类型:①梗阻性一安静时压力阶差>30mmHg;②隐匿梗阻性一负荷运动时压力阶差>30mmHg;③非梗阻性一安静和负荷后压力阶差均<30mmHg。
盐酸普萘洛尔片
1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合用)。2劳力型心绞痛。3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率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固性期前收缩,改善患者的症状。4减低肥厚型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5配合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控制心动过速。6用于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心率过快,也可用于治疗甲状
参松养心胶囊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用于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心络瘀阻证,症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动则加剧,胸部闷痛,失眠多梦,盗汗,神倦懒言。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血塞通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