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肥厚性心肌病>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

精选回答(2)

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提问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

小儿肥厚性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有关,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乏力、心绞痛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药物,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还可以通过室间隔切除术、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患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2023-07-23 01:39

举报

周旋 主任医师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贫血、血细胞的增多或减少、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疗。

提问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应限制患儿参加紧张或剧烈活动,避免运动后发生猝死。洋地黄、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及强效利尿药应避免应用。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左室流出道梗阻患儿,以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做左室部分心肌切除术或二尖瓣置换术。

2018-08-14 11: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肥厚型心肌病 (小儿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心室肥厚,心腔无扩大。HCM又称特发性主动脉瓣下狭窄(idiopathic subaortic stenosis,ISS)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Asym-metric septal hypertrophy,ASH)。临床表现多样化,是较大儿童及青少年猝死原因之一。小儿肥厚型心肌病包括一组不同病因的疾病,其特征是具有异常的不能解释的心室肥厚而心腔不扩大,以左心受累为主,右室心肌亦可受累,心室肥厚不对称、不均匀,心室腔变小,以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组织学上呈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的一组心肌疾病。1869年由Liouville和Hallopeau首先描述了HCM。2003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欧洲心脏病学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专家共识提出HCM的3种类型:①梗阻性一安静时压力阶差>30mmHg;②隐匿梗阻性一负荷运动时压力阶差>30mmHg;③非梗阻性一安静和负荷后压力阶差均<30mmHg。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