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是否是精神病
补充说明:是否是精神病
c******2 2009-01-05 09:52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彭军 副主任医师 上海新科医院
擅长:上海新科医院,精神障碍疾病:失眠,抑郁症,强迫症,躯体化障碍,神经衰弱 ,癫痫,精神分裂,焦虑... 治疗方法:行为认知治疗,心理恢复指导,汉密尔顿焦虑测量,精神饮食恢复.精神药物用药指导...
提问
我来给你从抑郁症临床角度解答问题:情况比较严重你去最好去本地的医院找 个专家治疗,也可以来上海。
抑郁要以调养为主,药物为辅。具体方法:一是坚持每天晨起慢跑锻炼15分钟,增强体质;二是调整思维方法,多数抑郁与情绪关系密切,因此一切顺其自然,保持心态平和最重 要;三是睡前洗个热水澡或泡脚半小时,听轻松愉快的音乐;四是养成较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养肝健脾和胃的作用;五是全身放松法 :在躺下后用意念引导,从头发、眉毛、眼皮、面部、肩部一直想到脚趾,依次逐步放松;正常呼吸,吸气时想部位,呼气时放松;要做到心平气和;六是按摩法:经常用右手心搓左脚掌心;左手心搓右脚掌心
2013-07-12 13:31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作茧自缚的封闭思路 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就像一个圆圈一样,越画越粗,越画越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了: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神色仪态,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思索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他断定贼非邻子莫属了。可是,不久在山谷里找到了斧头,再看那个邻居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偷斧者。现实生活中猜疑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几乎都同这种封闭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维密切相关。 2.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 古人说:“长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长相疑。不过,“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联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3.对交往挫折的自我防卫 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在交往中受过骗,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失和感情挫折,结果万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猜疑心理实际上是建立在猜测基础上的,这种猜测往往不是以事实为根据,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毫无逻辑地推测和怀疑别人的言行。
可能疾病: 多发性硬化 多发梗塞性痴呆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就诊科室: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