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心火> 心火重,容易出汗,怎么办?

心火重,容易出汗,怎么办?

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火重,容易出汗,怎么办?

补充说明:心火重,容易出汗,怎么办?

2018-09-05 17:54

心火 容易出汗 虚火 舌头 心脏 舌苔 柿子 香蕉 猕猴桃 葡萄柚 葡萄 甘蔗 清热解毒 支气管 保湿 食欲 利尿 维生素 肝肾阴虚 肌肉 骨骼 视力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窦晨辉 副主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使用中药联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内科疾病,如慢性咳嗽、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病、失眠、疼痛及亚健康调理。

提问

心火可以吃一些清热,凉果,梨,柿子,香蕉,猕猴桃,葡萄柚,葡萄,甘蔗等都有这种功效,特别是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州,清心降火的作用。
对肺,支气管和上呼吸道有良好的保湿作用,有助消化,促进食欲,具有良好的解热和利尿作用。秋天是悉尼和大白梨走出市场的季节。每天吃一到两个梨可以有效缓解秋天的干燥。
此外,柿子味道甜而冷。其维生素和糖含量比普通水果高一到两倍。它可以滋养肺部,保护胃部,去除干燥和热量。葡萄可以滋养肝肾阴虚,解渴,滋润肌肉和骨骼,提高视力,减少火的效果,还可以胃肠,是炎热的夏季非常有用的水果。

2023-03-09 11:42

举报

姚学华 副主任医师 龙口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炎,肠炎,肺炎,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心火可以吃一些清热,凉果,梨,柿子,香蕉,猕猴桃,葡萄柚,葡萄,甘蔗等都有这种功效,特别是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州,清心降火的作用。
对肺,支气管和上呼吸道有良好的保湿作用,有助消化,促进食欲,具有良好的解热和利尿作用。秋天是悉尼和大白梨走出市场的季节。每天吃一到两个梨可以有效缓解秋天的干燥。
此外,柿子味道甜而冷。其维生素和糖含量比普通水果高一到两倍。它可以滋养肺部,保护胃部,去除干燥和热量。葡萄可以滋养肝肾阴虚,解渴,滋润肌肉和骨骼,提高视力,减少火的效果,还可以胃肠,是炎热的夏季非常有用的水果。

2018-09-05 17:59

举报

医生回答(1)

孟文石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心火可能是真火引起的。它也可能是由于虚火引起的。这两种心火有什么症状?通过观察舌头上的舌头涂层,我们可以看到心脏起火是虚火还是真火。这种差异方法相对简单。看看颜色。
如果是真火,舌苔必须是黄色的,舌苔更厚。

2018-09-05 18: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心火

心火在中医学指人体的内热。常表现为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口舌生疮等症。中医有心在地为火之说故称

  • 症状起因:人体的散热体系,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 。 “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测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 ,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 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往往会导致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 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外来的六淫邪气中的“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出现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等。 对于这种疾病,就需要采用补养阴液的方法来治疗,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此外,对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不当,比如说过度发汗,也会使体内阴液损伤,而导致“虚火(热)”。 体内脏腑阴阳偏胜之热。宜辨虚实。常见胸中烦热,午后潮热,五心发热,口苦,溲赤等症。《明医杂著》卷一:“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治宜清金养营,疏邪润燥为主。

  • 可能疾病: 赤脉传睛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