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要空腹吗?要注意什么?

精选回答(3)

张桂红 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及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治疗。

提问

尿常规检查通常不需要空腹。尿常规检查主要是对尿液进行相关专业的检查,主要包括尿白细胞、尿红细胞、尿蛋白、尿葡萄、蛋白质等,是否进食对尿常规检查结果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尿常规检查通常不需要空腹。

1、尿白细胞

尿常规检查中尿白细胞的正常值为0-5个/ul,如果尿常规检查中尿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则提示尿路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2、尿红细胞

尿常规检查中尿红细胞的正常值为0-3个/ul,如果尿常规检查中尿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是尿路感染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痛、尿频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3、尿蛋白

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的正常值为阴性,如果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阳性,可能是肾脏疾病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泡沫尿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尿常规检查还包括尿酸、尿葡萄、蛋白质等指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2023-03-07 13:46

举报

牛建海 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胃肠疾病、急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胆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描述的这些情况来看,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不要空腹的,因为喝水和进食都是不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因此是可以进食和喝水的。留取尿液的时候,最好选取尿液的中间段。但是在使用了药物后,有可能会造成检查结果有影响。

2019-03-05 09:20

举报

丁爱玲 副主任护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胆道疾病,脑出血,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疾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胃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肾脏疾

提问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描述来看,一般考虑的话还是建议去医院进行一个消化系统方面的检查问题,具体看一下是否存在有一个异常状态,然后平时的话做检查去,尽量还是选择空腹进行。然后平时的话尽量还是以清淡食物为主,不要吃得太过于油腻。

2018-11-27 22:43

举报

医生回答(1)

闵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根据你的描述来看,是下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尿常规一般是要求空腹做的,这样比较好一些的。而且最好是早晨起来第一泡尿的中段尿。以后记住,如果到医院检查,早上饭是绝对不要吃的。这样可以检查好多项目的。

2018-11-27 22: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裘维焰 主任中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