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1)
1、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2、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舒服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3、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4、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的发生中,是作为一种诱发因素,非特异性。
2022-09-22 13:4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好的变化,如结婚、生子;坏的如离婚、待业,日久都会使人紧张。紧张的程度常与生活变化的大小成比例。紧张使人睡眠不安,思考力及注意力不能集中,头痛,心悸,腹背疼痛,疲累。普通的紧张都是暂时性的。突发性的紧张是一种恐惧感。
症状起因:一、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二、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 三、供应不足,难于应付。 四、考试时情绪思维过度焦虑。
可能疾病: β受体亢进症 性交晕厥 慢性疲劳综合症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职业枯竭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