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待分诊> 慢性硬膜下血肿> 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要开颅手术吗

精选回答(2)

李朋成 主治医师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脊柱脊髓等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在临床当中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开颅手术的,往往施行手术的名称是钻孔引流手术。
头皮切一个三厘米的口,然后在颅骨上面打一个孔洞,放置引流管进行冲洗,引流,这样能够使得慢性硬膜下血肿逐渐引流出来。当然特殊情况下也要进行脑血管内注射尿激酶,共同促进积血的溶化以及引流,只有非常极端特殊情况下,引流不畅,或者是属于钙化,纤维连接等一些情况,这要开颅手术治疗。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评判,这样才能更加有意义。而且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对大脑组织的压迫也是相对比较重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绝大多数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尤其老年人前额和枕部着力时,撕破大脑表面的桥静脉引起出血。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一旦颅内压增高,即应施行手术治疗,首选的办法是钻孔或锥孔引流术。根据血肿的部位和大小可以选择两孔钻孔引流术,或者单孔钻孔引流术,对于小儿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前囟未闭合者,可行前囟硬膜下穿刺抽吸手术。对于包膜较肥厚或已经有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以及引流情况,要逐步调整血肿腔引流管的高度来控制引流量,一般是先高于血肿腔10-15公分,以后每4-6个小时放低5公分,直到放到较低位置。对于术后有血肿复发的患者,术后应该取平卧位,头下可以垫小软枕,使患者舒适,鼓励患者适当的肢体活动;对于手术后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抗癫痫药物服用后的一些反应,同时加强癫痫发作患者的监控和护理,防止因癫痫发作所导致的意外伤害。

2023-03-07 13:48

举报

幸兵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颅脑肿瘤的诊治,尤其对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和其他垂体疑难疾病的综合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

提问

在临床当中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开颅手术的,往往施行手术的名称是钻孔引流手术。
头皮切一个三厘米的口,然后在颅骨上面打一个孔洞,放置引流管进行冲洗,引流,这样能够使得慢性硬膜下血肿逐渐引流出来。当然特殊情况下也要进行脑血管内注射尿激酶,共同促进积血的溶化以及引流,只有非常极端特殊情况下,引流不畅,或者是属于钙化,纤维连接等一些情况,这要开颅手术治疗。所以要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评判,这样才能更加有意义。而且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否则对大脑组织的压迫也是相对比较重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及小儿,绝大多数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尤其老年人前额和枕部着力时,撕破大脑表面的桥静脉引起出血。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一旦颅内压增高,即应施行手术治疗,首选的办法是钻孔或锥孔引流术。根据血肿的部位和大小可以选择两孔钻孔引流术,或者单孔钻孔引流术,对于小儿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前囟未闭合者,可行前囟硬膜下穿刺抽吸手术。对于包膜较肥厚或已经有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患者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以及引流情况,要逐步调整血肿腔引流管的高度来控制引流量,一般是先高于血肿腔10-15公分,以后每4-6个小时放低5公分,直到放到较低位置。对于术后有血肿复发的患者,术后应该取平卧位,头下可以垫小软枕,使患者舒适,鼓励患者适当的肢体活动;对于手术后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抗癫痫药物服用后的一些反应,同时加强癫痫发作患者的监控和护理,防止因癫痫发作所导致的意外伤害。

2019-02-13 16: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手术后膈疝

手术后膈疝(postoperativediaphragmatic hernia)是指途经膈肌的手术,因术中对其修补不严密或术后裂开,腹腔内脏器(胃肠)突入胸腔并发的内疝。多发生于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后,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裂孔疝或膈疝手术后比较少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