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外胚层发育不良> 外胚层发育不良症的皮肤护理

精选回答(2)

刘芳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擅长:痤疮,足癣,脱发,性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皮炎,湿疹

提问

外胚层发育不良症的皮肤护理主要包括皮肤清洁、皮肤保护以及改善饮食等。

1、皮肤清洁

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建议患者要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洗护用品。

2、皮肤保护

外胚层发育不良症的患者皮肤可能会出现干燥、粗糙等症状,建议患者平时要做好皮肤的保护工作,避免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同时还要避免强光照射。

3、改善饮食

患者在平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橙子等,避免大量摄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火锅等,以免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同时还需要随时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2023-07-22 04:51

举报

顾倩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科疾病。

提问

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先天性疾患。本病的一个突出的临床特征是夏季体温升高,而且容易中暑,婴幼儿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患儿还表现为指趾甲发育不良,甲板粗糙,中央凹陷。由于汗腺和皮脂腺比正常人少,所以患儿皮肤菲薄、干燥。此外还有毛发稀少、角膜干燥等症状。
可敷以冷毛巾或以凉水冲洗,帮助散热、降温。

2019-03-11 10:27

举报

医生回答(1)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本综合征是外胚层发育不佳所致,故无根治疗法亦无特殊治疗,对于毛发稀少你可以通过补锌或者植发来试试看,可以服用首乌生发片。最好是根据出现的病症再对症治疗。比如吃指甲可能缺锌就要补锌并改变小孩习惯,应尽可能避免不佳刺激与外伤,并注意预防感染。帮助小孩适应环境,建立接近正常的生活。

2019-03-10 16: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毛发稀少

有的人,身上的毛发非常稀少,医学上称为“特发性毛发稀少”。 特发性毛发稀少症多有家族史,患者除了有阴毛、腋毛缺失外,全身毛发普通稀疏,但无其他不适,性激素及性功能均正常,内分泌激素也正常。此症对人体无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生育,不必治疗。 当然,阴毛缺失有时可发生于一些器质性疾病,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睾丸女性化综合征等。但患者除阴毛稀少外,应该还伴有其他相应症状,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还伴有头发、睫毛、眉毛、腋毛脱落、怕冷、全身浮肿、体重增加、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等。性功能减退患者还有腋毛稀少、性器官发育不良、乳腺发育差、闭经、性激素水平低下等异常。如果实在不放心,可去看一次内分泌专科,进行甲状腺激素、性腺激素、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B超、染色体等检查。万一确实患有以上疾病,可接受相应治疗。

  • 症状起因:毛发稀少,即头发、睫毛、眉毛、阴毛与腋毛等稀少,脆弱而无光泽,且易脱落等。可以分为全身性或局部性原因所致,如果为全身性疾病,则表现为毛发普遍减少,多由内分泌功能减退性疾病,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和性机能减退症等所引起。某些重症传染病的恢复期与某些慢性病患者(如肾炎、肝硬化和营养不良等)也可引起毛发稀少;正在进行化学药物和放射线治疗者,都可引起暂时性脱发,但停药后,即可逐渐恢复。局部皮肤病变引起毛发稀少或秃发者,多见于头癣、放射性皮炎、麻风、脓皮病与剥脱性皮炎等。

  • 可能疾病: 斑秃 泌乳素瘤 皮肤松弛症 硬皮病 血色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皮肤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