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出血性疾病指的是哪些?

精选回答(2)

黄威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诊治异位妊娠,反复妊娠失败,复发性流产,产前诊断,地中海贫血,胎儿窘迫,保胎,遗传咨询

提问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血管壁破裂或者血管壁受到损伤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有紫癜、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

1、紫癜

紫癜是红细胞自血管内向皮肤、结缔组织或黏膜渗出引起,为皮下出血的一种。紫癜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炎症性疾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有瘀点、瘀斑,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等,改善病情。

2、血友病

血友病是由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是血浆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的发病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体内凝血因子缺乏,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有瘀点、瘀斑,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如氨甲环酸、酚磺乙胺等,能够有效缓解出血症状。

3、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含量不足,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肝胆疾病等引起,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皮肤有瘀点、瘀斑,黏膜出血如口腔出血、胃肠道出血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如维生素K1、维生素K3等,能够补充体内缺乏的维生素K,缓解症状。

此外,还有血管性血友病、败血症等出血性疾病。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

2023-07-22 03:32

举报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

提问

你好,贫血的病因很多,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发生贫血的速度和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均会影响贫血的临床表现。最早出现的症状有头晕、乏力、困倦;而最常见、最突出的体征是面色苍白。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速度、贫血的程度和机体的代偿能力。所以检查定期复查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浓度的情况。必要时需要输血治疗。

2019-04-11 15:4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出血性疾病

当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可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凡是具有这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之为出血性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胡卫和 主治医师

提问

杭州阿波罗医院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