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溶血> 溶血是什么病

精选回答(2)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溶血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溶血是指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超出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从而引起贫血、黄疸等症状。

溶血可能是由于药物、感染、物理损伤等原因所致,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呕吐、四肢酸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血红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如果是由于药物原因所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暂停药物使用,一般停药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是由于感染所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必要时需要通过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物理损伤所致,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023-07-25 03:20

举报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擅长: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等血液病

提问

溶血病也叫溶血性贫血,溶血是红细胞遭到破坏,寿命缩短的一个过程。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当溶血超过骨髓的代偿能力,所引起的贫血叫溶血性贫血。当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可以没有贫血,称为溶血的状态。溶血性贫血根据分类方法、发病还有病情,可以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按溶血的部位,也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按照病因可以分为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部异常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对于一些急性的情况,也是比较凶险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要根据各种情况进行治疗,比如急性的HA,也就是急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会出现严重的腰背痛、头疼、呕吐、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还有黄疸,严重可以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和急性的肾衰竭。而慢性的溶血性贫血多为血管外溶血,会出现贫。血、黄疸,还有脾大。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胆石症、肝功能损害。慢性溶血过程中感染可以诱发溶血加重,出现溶血的危象。

2019-04-11 20: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溶血

溶血是指血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作用下,细胞肿胀、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的过程。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