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内分泌科> 抗利尿激素> 抗利尿激素高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支忠继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疑难杂症。

提问

抗利尿激素高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因为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患者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的水,可能会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导致出现上述症状。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水习惯,避免过量饮水。

2、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排尿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如果患者患有尿崩症,可能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升高,出现排尿增多、烦躁、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片、氯磺丙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吃含水分多的食物,如西瓜、梨等。

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过多,导致体内钠、钾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如果患者患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能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出现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醋酸氟氢可的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低盐饮食,避免食用含钠量高的食物,如咸菜、腊肉等。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肾盂肾炎、急性肾损伤、脑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病情再进行治疗。

2022-08-30 02: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尿量超过3L/d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推荐医生更多

李翠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李桂娟 主治医师

提问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