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我的孩子6岁,膝内翻,是佝偻病吗?
补充说明:我的孩子6岁,膝内翻,是佝偻病吗?
y******g 2009-05-03 23: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佝偻病是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双下肢因负重可以出现下肢弯曲,形成严重的膝内翻。佝偻病的治疗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那么应该注意加强营养,而且及时添加钙剂,应加强体格锻炼,预有严重骨骼畸形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2018-09-23 21:05
举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也叫作先天性畸形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畸形,大多为单侧脚部畸形,但也可以是双侧的。畸形明显时,小孩一出生时就能发现,如果能及早治疗,效果比较好,但治疗后畸形还是有可能复发,所以要定期随访到骨骼成熟为止,大约14岁以后。
病因
到目前为止,病因还不是很清楚,多数医生认为是胚胎在早期时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而引起发育异常导致畸形。也可能与胎儿时脚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有关。
临床表现
刚一出生,一侧或双侧脚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形,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脚向内侧翻、下垂。病情较轻的只表现为脚前部下垂、向内侧偏斜,内侧面出现皮肤皱褶。
等到小孩开始学走路时,畸形变得明显,表现为走路时只有脚的外侧缘着地,同时步态不稳、跛行。随着时间延长畸形进一步加重,脚部和小腿肌肉之间的平衡不协调,出现肌肉痉挛,再加上体重增加,足内翻下垂加重,严重者足背着地行走,脚着地处出现滑囊和胼胝,小腿骨也跟着变形。
诊断
足内翻畸形明显时,一出生就可以根据外形确诊,但如果刚出生时足内翻、下垂不明显,就需要仔细检查。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是用手握住小孩的脚前部,将脚向各个方向活动,当脚活动至向外侧翻时,如果感觉有阻力,就有可能存在畸形,需要进一步检查。到了晚期,畸形更加严重,X光片检查可发现脚部骨骼已经出现排列异常。
治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以矫正畸形为主,应该从一出生就立即开始治疗,因为愈早治疗,效果愈好,如果早期能及时治疗,脚部功能都可以恢复。治疗方法根据年龄和畸形程度而有所不同。
1、 手法矫正
这种方法只适合于六个月以内的患儿,六个月以上一岁以下的患儿如果畸形较轻也可以使用。治疗愈早愈好,最好是从一出生就开始进行,而且要反复多次进行。
矫正的手法应由医师教会母亲或其他照顾患儿的人,矫正时手法应轻柔,以免引起损伤,同时注意矫正到适度就可以,不要过度。矫正时应将小孩患足向外侧翻、向脚背方弯曲,每天矫正两次,每次可在喂奶前进行。这种治疗应持续到满一周岁后,即使治疗不能使畸形完全矫正,也可使痉挛的软组织变得松驰,为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2、 石膏管形外固定矫正
这种治疗用于一到三岁的患儿。小孩在全身麻醉的状况下,将脚掰至正常位置,然后用管状的石膏固定。一到二岁的小孩,每两星期更换一次石膏,二~三岁的小孩,每个月更换一次石膏。
以上两种方法,治疗不会引发新的损伤,而且对于轻型足内翻,只要能严格按要求治疗,大多可以完全矫正。
3、 手术治疗
通过手法矫正、石膏固定矫正治疗失败的患儿,或错失矫正治疗机会的患儿,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三到十五岁的患儿,可用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十五岁以后的患儿,手法矫正、软组织松解手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严重足内翻下垂没有做过治疗的小孩,可以通过三关节融合手术治疗,手术后一直用石膏固定至脚部跟距、距舟、跟骰三个关节融合为止。
2009-05-04 22:5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itaminDdeficiency rickets),这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占总佝偻病95%以上,本病系因小儿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以致钙盐不能正常沉着在骨骼的生长部分,最终发生骨骼畸形。其主要特征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骨组织矿化不全,或骨质软化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发病缓慢,易被忽视,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等其它疾病。近年来,严重佝偻病发病率已逐年降低,但轻、中度佝偻病发病率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