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垂体> 抗利尿激素如何进入垂体?

抗利尿激素如何进入垂体?

发病时间:不清楚

抗利尿激素如何进入垂体?

补充说明:抗利尿激素如何进入垂体?

2019-04-21 16:40

抗利尿激素 垂体 神经 血管 高血压 抗利尿激素分泌 尿崩症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王晓黎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脂血症等。

提问

抗利尿激素通过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细胞,经过下丘脑垂体束进入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 。
抗利尿激素属于肽类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通过下丘脑-垂体道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主要作用是提高远端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度和稀释的重要调节激素。可以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并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作用。若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尿量通常会增加,严重时会出现尿崩症。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治疗。

2022-08-02 11:29

举报

曾重 副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外科,男科疾病

提问

你好。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注射抗利尿激素是不会进入脑垂体的,只作用于肾脏部位。患有疾病应该到正规的公立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2019-04-21 17:03

举报

医生回答(1)

闵丽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九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

2019-04-21 17:5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高血压 (高血压病,风眩)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每个个体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