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抗利尿激素如何进入垂体?
补充说明:抗利尿激素如何进入垂体?
2019-04-21 16:4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抗利尿激素通过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内分泌细胞,经过下丘脑垂体束进入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 。
抗利尿激素属于肽类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通过下丘脑-垂体道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主要作用是提高远端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度和稀释的重要调节激素。可以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并在高血压发病中发挥作用。若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尿量通常会增加,严重时会出现尿崩症。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进行治疗。
2022-08-02 11:29
举报你好。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注射抗利尿激素是不会进入脑垂体的,只作用于肾脏部位。患有疾病应该到正规的公立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2019-04-21 17:0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加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九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叶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
2019-04-21 17:59
举报向医生提问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每个个体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