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尿蛋白> 如何降尿蛋白

精选回答(2)

聂志扬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哮喘、肺气肿 、消化性溃疡、尿路感染、肾衰竭、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

提问

降尿蛋白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

1、饮食调理

尿蛋白可能是由于长期食用高蛋白食物、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苹果等,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来治疗,这些药物具有降压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尿蛋白,对于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服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肾脏移植手术来治疗,肾脏移植手术能够改善肾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病情,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3-07-25 01:39

举报

周宗祥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急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慢性肾衰竭一体化治疗,尿毒症的血液净化治疗。

提问

如果有尿液中有蛋白,考虑是肾脏病变引起的,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排除肾病的可能。小便发黄考虑是跟喝水少有关系,建议平时注意外阴卫生,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对预防泌尿系感染是有好处的。如果有尿痛,尿急,可以先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

2019-06-22 14: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如 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 症状起因:一、由于肾小球的疾病,使肾小球滤过膜或电荷屏障受到破坏,就会有大量血浆蛋白被滤入尿中,而出现蛋白尿,称之为病理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肾脏淀粉样变性等。 二、病理性尿蛋白除了肾小球性蛋白尿外,还有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肾组织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在病理状态下,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多见于肾小管及间质的疾病。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病理状态下,血浆中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大量增加,且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进入尿中,形成蛋白尿。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严重挤压伤等疾病。肾组织性蛋白尿指肾组织的蛋白质进入尿中或肾组织在病理状态下向尿中排泌蛋白质。

  • 可能疾病: 中毒性肾病 子痫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