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咬指甲> 儿童咬指甲怎么戒?

精选回答(2)

刘芳 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擅长:痤疮,足癣,脱发,性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皮炎,湿疹

提问

儿童咬指甲一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戒掉。

1、转移注意力

儿童出现咬指甲的现象,可能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所导致的,可以通过多和儿童进行沟通,多让儿童参与一些户外活动,让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这样可以有效戒掉咬指甲的习惯。

2、心理治疗

部分儿童之所以会出现咬指甲的现象,是由于心理上受到某种刺激所导致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可以让儿童学会放松,对于改善咬指甲的现象也有很大的帮助。

3、药物治疗

儿童咬指甲的现象如果比较严重,可能是由于体内缺乏微量元素所导致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赖氨葡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锌元素和硒元素的食物,比如黑豆、蘑菇、海带等,也可以有效改善儿童咬指甲的现象。

除此之外,也可通过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多带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帮助儿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

2023-07-22 04:55

举报

向柳平 副主任医师 黄石人福医院

擅长:擅长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强迫症、神经衰弱、婚恋咨询、性心理咨询及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提问

咬指甲一般都是无意识行为,是缓解紧张、分散注意力的一种不良的习惯性做法。要找到孩子为什么出现紧张情绪,找到原因后对症处理,就容易解决孩子咬指甲的行为,如家长对孩子的卫生和健康关心不够,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等。同时要查查微量元素,如体内缺少锌,铁等微量元素。肝,鱼,瘦肉,牛奶,鸡蛋,花生,核桃,豆类含锌较多,可以多吃点。

2019-05-22 14:5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咬指甲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咬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不良习惯,多见于3~6岁儿童,男女均可发病。多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咬指甲行为可自行消失,少数顽固者可持续到成人。

  • 症状起因: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部分患儿诱因不明。

  • 可能疾病: 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

  • 就诊科室:心理

适用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长春胺缓释胶囊

1.本品用于治疗衰老期心理行为障碍(如警觉性和记忆力丧失、头晕、耳鸣、时间与空间定向力障碍失眠)。2.也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后综合征。3.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视网膜疾病。耳、鼻、喉科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耳蜗前庭疾病。

盐酸氟西汀胶囊

抑郁发作、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可作为心理治疗的补充用于减少贪食和导泻行为。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行表面麻醉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缓解患者术前心理紧张情绪,减轻疼痛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