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脊髓空洞怎么办
补充说明:脊髓空洞怎么办
2019-06-08 09:1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脊髓空洞一般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脊髓空洞一般是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脊柱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脊髓内节段性空腔。
1、日常护理
脊髓空洞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游泳、慢跑等,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2、药物治疗
由于脊髓空洞可能会引起脊髓神经损伤,出现疼痛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能够缓解疼痛症状。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脊髓空洞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后路脊髓空洞减压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卫生,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
除此之外,脊髓空洞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以免加重病情。
2023-07-27 04:36
举报注意多洗澡,使皮肤保持清洁,经常按摩骨骼过程和受压部位,并在骨骼过程中垫上球囊或棉圈,避免进一步压迫。做一个气垫床,努力翻身。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受多种致病因素影响的脊髓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脊髓小管腔的形成,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进展缓慢。可分为先天性发育不良和继发性脊髓空洞症。建议患者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大多数都能延缓病情的发展,病情相对稳定。治疗期间,不要频繁中断,坚持治疗。
2019-06-08 10:3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在空洞周围常有神经胶质增生。本症发病较为缓慢,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兼有脊髓长束损害的运动障碍与神经营养障碍。
多发人群:31~50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症状: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临床检查: 肌肉萎缩 肌张力降低 遇冷后排汗增多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温觉丧失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1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