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罗圈腿怎么绑腿?
补充说明:罗圈腿怎么绑腿?
2019-06-15 06:1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罗圈腿绑腿一般用有弹性的橡胶带或者没有弹性的绑腿,每天晚上绑,早起拆下等方法绑腿。
对于o型腿的轻微的o型腿,对于年纪较轻的小孩来说,绑腿非常有效。但是,如果橡皮没有弹性,请用毛巾包裹住脚踝,防止太紧。绑腿的方式是,坐着的时候,把膝盖和膝盖绑好,第一次绑的时候不能太紧,绑好之后站起来,坐下来,坐下来,一天两次,一次15分钟。随着绑腿的力度和站立的时间的延长,可以延长绑腿的时间。另外,还可以每晚都捆起来,早上起来取下来,把膝盖和脚踝都捆起来,不能弯曲,纠正的时候一定很难受,但要有毅力。
建议患者在矫正之后,应注意不良习惯,坚持运动,增加体质,增加钙的吸收,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防止出现别的并发症。
2022-09-01 16:28
举报因为现在还是未成年的,所以骨骼发育还是没有成熟,如果是O型腿不严重,那么是可以考虑使用物理矫正的
建议是可以到正规医院查一下骨片,确定是不是适合物理矫正的,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你说,这种捆绑对于简单的轻度的螺旋腿是有治疗效果的,严重的只能做手术了,希望这些对你能有所帮助,祝你早日康复
2019-06-27 10:43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如今,成人骨骼已被钙化和塑形,使用塑形效果不佳。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它会通过牙套产生一定的效果。
说明:
我建议你:1。现在使用紧身裤是无法纠正的; 2,现在除非手术可以矫正形状,但一般不会。
2019-06-15 07:24
举报向医生提问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指的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故此称为“膝内翻”。膝内翻的定义很容易因为看到病变形态想当然而混淆:膝内翻的定义并不是以内翻所成角的指向而命名的,而是以小腿胫骨的翻转方向命名的。膝内翻,其膝关节成角是指向外侧的,因此经常会被误称为膝外翻。
症状起因:O型腿形成的最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三类:1、发育性因素 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2、失衡性因素 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长期的肌肉力学失衡可以导致关节发生移位,而形成膝内翻。这种关节移位和大家都熟悉的关节错位是完全不同的,关节错位表现为对应的两个关节面发生相对位移而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关节移位主要表现为关节的旋转和关节间隙的异常,在膝关节表现为两脚平行并拢站立时髌骨向内侧旋转,这是膝关节的整体旋转引起的,不是髌骨半脱位,只要关节得到矫正髌骨就会回到前方,在X线正位片上显示膝关节内外侧间隙不等宽,内侧间隙明显变窄;3、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O型腿。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可以随关节的改变做出适应性调整。在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不是形成O型腿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外伤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等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也可以导致O型腿,这在运动员比较多见,治疗时一般需要手术修补损伤的韧带。 O型腿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这样,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骨头弯曲了。其实并不全部是骨头弯了,只有少数是真正骨头弯了。如果想判断骨头是否弯了,最直接的方法是拍X线正位片。 并且,部分失衡性O型腿由于同时伴随髋关节的外展移位,会导致双腿间的缝隙别大。
可能疾病: 佝偻病 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小儿弓形腿综合征 小儿高磷酸酶血症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骨科、儿科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本品为钙补充剂。钙可以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促进神经末梢分泌乙酰胆碱。血清钙降低时可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发生抽搐,血钙过高则兴奋性降低,出现软弱无力等。钙离子能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毛细管的致密性,使渗出减少,起抗过敏作用。钙离子能促进骨骼与牙齿的钙化形成,高浓度钙离子与镁离子之间存在竞争性拮抗作用,可用于镁中毒的解救;钙离子可与氟化物生成不溶性氟化钙,用于氟中毒的解救。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因缺钙、锌引起的疾病,包括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钙的补充,小儿生长发育迟缓,食欲缺乏,厌食症,复发性口腔溃疡以及痤疮等。
超声波治疗仪
超声波治疗仪是一款通过产生超声波而用于物理治疗的医疗设备。超声波的治疗效果主要是用于增加身体各组织温度,包括镇痛,肌肉松弛、纤维化和营养化。适应症:杜普赖氏(Duplay)疾病(关节周围钙化)、肌腱炎和尾椎痛、肌肉挛缩、关节病、杜彼唐氏(Dupuytren)疾病(手掌筋膜纤维增厚)、瘢痕组织和血肿形成。
龙牡壮骨颗粒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也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