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肾炎> 紫癜性肾炎> 慢性紫癜性肾炎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慢性紫癜性肾炎治疗可采取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降尿酸治疗等方法。
1.激素治疗
激素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来减轻肾脏的免疫损伤。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慢性肾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可考虑使用激素治疗。
2.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通过减少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来控制慢性肾炎中的异常免疫激活。对于存在活动性肾病、且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
3.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预防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状态。当患者有高凝状态或者血栓形成倾向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旨在防止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在特定情况下,如有明确的血栓风险因素或既往血栓史,则可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
5.降尿酸治疗
降尿酸药能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对于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风性肾病,此时需要控制尿酸水平,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尿酸药物。
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应在专业肾脏科医师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024-03-26 03:3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紫癜性肾炎 (过敏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anaphylaticpurpura nephritis)是指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脏损害,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如果蛋白丢失过多,亦可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如果血尿、蛋白尿长期持续存在,亦可伴有肾功能减退,最后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导致肾受累的比例为20%~100%,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