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单纯性紫癜初期的症状是什么
补充说明:单纯性紫癜初期的症状是什么
a******W 2022-06-17 14:5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单纯性紫癜初期通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可能伴有触痛、瘙痒、轻微疼痛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1.皮肤瘀点
皮肤瘀点是因为微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溢进入周围组织,形成小血肿。当微血管壁受到损伤或通透性增加时,红细胞会从血管内逸出到血管外。皮肤瘀点通常出现在四肢远端和黏膜下,可能伴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
2.瘀斑
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或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导致皮下出血,形成青色或紫色的瘀斑。瘀斑通常出现在受压或受伤区域,可伴随轻微疼痛或触痛。
3.触痛
触痛可能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神经敏感性增高所致,常见于单纯性紫癜患者。触痛主要集中在出现紫癜的皮肤区域,有时可扩散至周围正常皮肤。
4.瘙痒
瘙痒是由血液异常状态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所诱发的皮肤感觉异常。瘙痒症状多发生在紫癜出现前或同时发生,在病变区域较为明显。
5.轻微疼痛
轻微疼痛是由于单纯性紫癜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和神经反射作用。疼痛一般位于紫癜发生的皮肤区域,程度因人而异,但通常为轻度。
针对单纯性紫癜的诊断,可以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以及凝血功能检测,以排除其他血液相关疾病。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K等药物改善血管通透性。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倾向,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024-02-13 01:4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1)血管外因素。血管周围组织若因变性、萎缩和松弛,致支撑力量薄弱,则易发生出血形成紫癜。血管外因素多见于老年性或恶病质性紫癜,毛细血管与小血管稍受轻微外力撞压即可引起破裂出血而致紫癜。 (2)血管因素。是指因毛细血管壁的损害,使血液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形成的紫癜。血管因素所引起的紫癜占全部紫癜的首位。正常人小血管损伤后,血管立即发生反射性收缩,局部血流减慢,以促进止血。如果周围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加及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则易因为血液自血管内外渗而致出血性紫癜。血管因素所致出血的特点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呈阳性,但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正常。此类紫癜最常见者为过敏性紫癜。其次,细菌或病毒感染、维生素C缺乏、化学因素等均可使血管壁受损而引起紫癜。此外,还有一种原因不清楚的血管壁脆性增加,常见于女性,紫癜可自行消失,亦无不良后果,称为单纯性紫癜。(3)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则止血功能减弱或丧失,均易致紫癜。血小板减少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症状性紫癜,可因骨髓造血障碍致血小板发生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癌肿骨转移引起)、放射物质及化学药品破坏巨核细胞而使血小板生成减少、重度感染(如伤寒、流脑、败血症)使血小板破坏过多等。此外,脾功能亢进、红斑狼疮、尿毒症等也可使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有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等。实验室检查对血小板因素所致的紫癜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一般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血块回缩不良及血小板减少。 (4)凝血因子因素。凝血因子缺乏常致凝血障碍而导致紫癜。此类疾病较少,病因多为先天性,少数为获得性(主要由肝病引起)。对紫癜病人应做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皮肤粘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因子等有关检查。
可能疾病: 不动杆菌感染 气瘤 皮肤病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就诊科室: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