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中暑> 中暑上吐下泻怎么办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中暑上吐下泻可以采取补液治疗、电解质补充、腹部按摩、针灸疗法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以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1.补液治疗
补液治疗可以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通常采用口服补盐溶液或静脉输注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脱水及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重症、有循环衰竭风险者禁用。
2.电解质补充
电解质补充可纠正由严重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用于严重脱水且伴有电解质失衡的病例。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以防过量。
3.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恢复,缓解腹痛和腹泻症状。对所有类型中暑相关胃肠道不适均有效。实施前应确保无肠梗阻等禁忌证。
4.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具有镇静止呕和止泻的作用。对于中暑伴随恶心、呕吐和腹泻的患者效果显著。注意选择经验丰富的针灸师以减少风险。
在处理中暑引发的上吐下泻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平卧休息,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风扇吹风或湿毛巾敷头。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医疗干预。

2024-02-23 05: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暑 (伤暑)

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①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曝晒的热射病,又称日射病。②热痉挛,又称中暑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肌肉痉挛。③热衰竭,又称中暑衰竭,主要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又称热昏厥。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