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垂体功能减退的治疗
补充说明:垂体功能减退的治疗
a******W 2022-09-06 16:0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垂体功能减退的治疗可能需要激素替代疗法、生活方式干预、营养支持治疗、靶向治疗和放射治疗。
1.激素替代疗法
激素替代疗法通过补充体内缺失的激素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使用甲状腺素钠片、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以纠正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此方法适用于因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导致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
2.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对于存在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的患者而言,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机体对各种应激刺激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病情恢复。
3.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旨在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以支持患者的康复过程。其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及给予高能量密度食品如蛋白粉、维生素胶囊等实现。适合于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化吸收障碍引起体重下降、肌肉量减少的患者。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利用特定分子靶点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如口服利鲁唑片、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等药物。主要针对恶性肿瘤引起的垂体功能减退,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安全性。
5.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来杀灭癌细胞,如采用直线加速器进行外照射。主要用于新生物引起的垂体功能减退且无法手术根治者。
在治疗垂体功能减退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并根据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同时,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缓解症状。
2024-03-03 23:2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系腺垂体分泌激素不足所引起的征群。本病可分为部分性与完全性二类,前者受累激素仅1~2种;后者则为全部垂体前叶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垂体前叶激素缺乏的种类与程度;此外,发病年龄也影响临床表现。
症状起因:任何引起垂体前叶或下丘脑破坏的损伤均可引起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产后垂体坏死(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是本症最常见的原因。腺垂体在妊娠后期增生肥大,当分娩中或分娩后发生大出血,引起低血压,使垂体腺小动脉痉挛,垂体前旰发生缺血性坏死。一般当腺体坏死>70%时,即出现临床症状。 另一常见的病因是垂体及垂体周围的肿瘤,特别是嫌色细胞瘤和颅咽管瘤,医源性的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也较常见,多为外科手术或放射治疗损伤垂体与下丘脑所致。孤立性的个别垂体激素缺乏经常是由于下丘脑的缺陷,使释放激素的分泌缺乏,其中以促性腺激素(Gn)或生长激素(GH)最为常见。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内分泌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垂体功能减退症,也用于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抢救危重中毒性感染。
骨化三醇软胶囊
1.绝经后骨质疏松;2.慢性肾功能低下;3.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4.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假性甲状腺功能低下;6.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7.低血磷性维生素D抵抗型佝偻病等。
贞芪扶正颗粒
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虚损;配合手术、放射线、化学治疗,促进正功能的恢复。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健康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