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尿失禁> 漏尿> 为什么导尿时会漏尿呢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导尿时漏尿可能是因为尿道括约肌损伤、膀胱出口梗阻、尿潴留、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等病因导致的。这些病因可能导致尿液控制功能减弱或丧失,从而引起漏尿。患者需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尿道括约肌损伤
尿道括约肌是控制排尿的关键结构,其损伤可能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对于轻度损伤,可通过物理疗法如提肛运动来恢复括约肌功能;重度损伤可能需要手术修复,例如经尿道括约肌电刺激术。
2.膀胱出口梗阻
膀胱出口梗阻是指尿液从膀胱流出受阻,导致尿液积聚和压力增加。长期梗阻会导致膀胱壁肌肉过度扩张和肥厚,进而引起膀胱容量减少、排空困难等问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α受体拮抗剂进行缓解,比如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
3.尿潴留
尿潴留指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造成尿液滞留于膀胱中,长时间压迫膀胱壁,导致膀胱壁肌肉疲劳,失去正常的收缩能力,从而引起尿失禁的发生。如果是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则可以考虑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4.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使大脑不能正确地发送信号给膀胱,或者脊髓不能有效地传递这些信号,导致尿液储存和排泄异常。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治疗。
5.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骨盆底支持组织受损或变弱,导致盆腔内的器官下移或突出。当膀胱和尿道受到压迫或牵拉时,可能会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针对轻度至中度的盆腔器官脱垂,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和子宫托举器的使用。
建议定期进行泌尿系统健康评估,包括尿流率测定、残余尿量评估以及膀胱功能测试,以监测病情变化。如有持续的漏尿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2024-04-25 14: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

王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曙光医院

张浩军 副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尤新华 主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刘毅东 主任医师

提问

郑州博大泌尿外科医院

张树芳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昆明男健医院

张全复 医师

提问

沈阳沈大医院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