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焦虑> 焦虑> 治疗焦虑简单方法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治疗焦虑可以考虑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中药调理、苯二氮卓类药物等方法。如果焦虑症状持续或严重,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放松训练
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帮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减轻焦虑感。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焦虑,作为心理干预的一种补充手段。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旨在改变个体对威胁的认知评价,减少焦虑情绪。包括面谈、记录思维模式及实施行为实验等步骤。此方法适合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旨在纠正其错误观念以缓解持续不安。
3.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提供一个安全环境让患者表达内心冲突,并探索解决策略。通常需要定期会面,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对于存在社交恐惧或其他特定类型焦虑的人群有益处,可帮助他们面对并克服恐惧源。
4.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焦虑源于脏腑功能失调,运用草药如柴胡、黄连等来平抑肝火、调节心气。适用于因情志不畅导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状;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5.苯二氮卓类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物能增强脑内神经递质GABA的功能,起到镇静催眠效果。若焦虑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则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上述药物进行改善。
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适当的运动,如瑜伽或温和的有氧运动,以支持心理健康。

2024-04-27 00: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焦虑

在统一价值论中,当某事物的价值在将来可能会发生明显降低时,就会对该事物产生一种焦虑感。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病态的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表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常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立不安。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常见于焦虑障碍。

  • 症状起因: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 1、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 2、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 3、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 可能疾病: 儿童精神分裂症 周末焦虑症 密码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 电脑狂躁症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理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