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偏方
补充说明:面神经麻痹的治疗偏方
a******W 2022-10-09 14: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面神经麻痹可采取针灸治疗、中药外敷、维生素B族治疗、肉毒素注射、激光疗法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再生,缓解面部肌肉痉挛。常选用合谷、地仓等穴位。对于轻度至中度面神经麻痹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2.中药外敷
将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加适量醋调匀,外敷于患处,每日一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主要适用于因气血不畅引起的面神经麻痹。
3.维生素B族治疗
补充维生素B族可促进神经修复,常用口服制剂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对改善由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面神经功能紊乱有积极作用。
4.肉毒素注射
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递至肌肉,减轻面肌痉挛,通常在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注射。适合于暂时性改善因神经传导异常引起的面瘫症状。
5.激光疗法
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受损区域以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对于某些类型的面神经损伤可能有一定帮助,但需谨慎使用,并严格按医嘱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的所有偏方均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因此并不能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寻求任何传统或替代疗法前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以确保选择的方法是合适的且不会对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024-04-11 00:4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1961年6月国际医学协会称“面神经麻痹称”为“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通常是指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症状起因:⒈ 感染:约42.5% 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另外脑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 Lyme病是一种蜱媒传染病。本病呈区域性,多见于夏季。居住于森林地带和乡村者更易发病。 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 ⒉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约30 .3%,Bell麻痹的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 ⒊肿瘤:约5.5%,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肿瘤包括:基底动脉瘤、颅底肿瘤、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 ⒋神经源性:约13.5%,由于脑血管病,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引起。 ⒌创伤性:约8.2%,颅底骨折、颞骨骨折、面部外伤、外科手术及以及面神经分布区神经毒性药物的注射如酒精、青霉素及肉毒素等药物是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 ⒍中毒:如酒精中毒。长期接触有毒物。 ⒎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 ⒏血管机能不全 ⒐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甲钴胺片
周围神经病。
天蚕胶囊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瘫,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