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梦游症> 小孩梦游症需要治疗吗

精选回答(4)

张碧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贫血、功能性胃肠病、睡眠障碍、过敏反应疾病、支原体肺炎、疱疹性咽峡炎、哮喘、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提问

小孩梦游症通常是需要治疗的,以免延误病情。

梦游症属于睡眠障碍,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发生睡眠障碍,在睡眠中经常会出现梦游的情况,小孩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小孩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神经髓鞘发育不成熟,导致神经的传导功能出现异常,或者是小孩在白天的时候过度兴奋,晚上的时候,神经处于休息状态,不能及时的释放,导致小孩出现梦游症的现象。小孩出现梦游症时,通常会表现为睡眠中突然坐起,然后全身无力瘫痪,一般持续数分钟后能够恢复正常。如果小孩出现了梦游症的情况,家长应带小孩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不可延误病情。

小孩出现梦游症的情况,家长应给小孩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避免小孩出现过度兴奋的情况。同时小孩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2023-07-24 07:20

举报

陈安丽 二级心理咨询师 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提问

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首先的话就是说小孩子经常性的会发生这样情况的话,可能是患上了梦游症,然后像这样一个疾病的话,个人建议最好是能够带她去医院做个检查,并且的话就是让小孩平时也只能放松,他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或者是一些其他原因才导致的情况。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018-11-30 13:28

举报

苏坡 山东省冠县城关镇卫生院

擅长:全科医疗

提问

磁石30(先煎)龙骨30(先煎)牡蛎30酸枣仁12郁金12淮山15
生地12丹皮12云苓18麦冬12石菖蒲12女贞子9黄芪12
煎服每日一剂看看

2009-06-30 17:24

举报

彭小红 赣州二甲医院

擅长:五官科

提问

你好,这个你最好去医院检查下脑电图了

2009-06-30 17: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梦游 (梦游症)

梦游症俗称“迷症”,是指睡眠中突然爬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近年,夜游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夜惊与梦游症均为睡眠障碍,夜游症不是发生在梦中,而是发生在睡眠的第3-4期深睡阶段,此阶段集中于前半夜。故夜游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的前2-3小时。梦游症多发生在小儿期(6~12岁),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多见,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在小儿期,偶有梦游症的比例为15%,频繁发生的比率为1%~6%。男多于女。同一家系内梦游症发生率高,这说明梦游症有一定遗传性。夜惊发作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2小时。本病发作次数不一,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偶可一夜发作数次。

  • 症状起因:1.心理社会因素 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睡眠过深 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1/3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的发生。 3.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表明梦游症的患者其家族中有阳性家族史的较多,且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高6倍之多,说明该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4.发育因素 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

  • 可能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心理、神经

适用药品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消疲灵颗粒

益气活血,养血安神。用于过度疲劳引起的心悸气短,四肢酸痛,全身无力,精神疲惫,烦躁失眠食欲不振和病后体质虚弱。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七十味珍珠丸

安神,镇静,通经活络,调和气血,醒脑开窍。用于“黑白脉病”、“龙血”不调;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癫痫、脑溢血、脑震荡、心脏病高血压及神经性障碍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