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直肠粘膜脱垂> 直肠粘膜脱垂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直肠粘膜脱垂可能是由排便困难、肛门松弛、盆底肌肉功能减弱、腹内压增高、长期便秘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排便困难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大便干结等原因引起,进而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进行缓解,能起到润滑和刺激的作用,从而达到快速通便的目的。
2.肛门松弛
肛门松弛是指肛门括约肌失去张力或损伤,导致肛门无法紧闭,容易引起直肠黏膜脱垂。这种情况会导致直肠内的组织通过肛门突出,引起排便时感觉有肿物从肛门脱出的症状。对于轻度的肛门松弛,可以通过提肛运动来加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严重者则需要手术治疗如肛门成形术等。
3.盆底肌肉功能减弱
当盆底肌肉功能减弱时,对直肠的支持作用下降,可能导致直肠黏膜脱垂。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逐渐老化,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和支撑能力。针对盆底肌肉功能减弱引起的直肠黏膜脱垂,可以采取生物反馈疗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以增强其力量和稳定性。
4.腹内压增高
腹内压增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肥胖、长时间咳嗽或打喷嚏以及慢性便秘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腹部压力增加,压迫到直肠区域,造成直肠黏膜脱垂的现象发生。减轻体重是降低腹内压的有效方法之一,超重人群可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实现健康体重管理。
5.长期便秘
长期便秘会导致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变得干燥坚硬,难以排出体外,从而加重了排便困难的症状。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如燕麦片、芹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指诊和肛门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病变。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大便习惯,避免久坐或站立不动,以减少腹内压增高的风险。

2024-03-20 21: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便秘 (大便秘结,大便难)

便秘(senile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可见于年轻人,但是老年人更常见,约1/3的老年人可出现便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