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孤独症怎么形成的
补充说明:儿童孤独症怎么形成的
a******W 2022-12-02 11:2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儿童孤独症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大脑结构异常、神经递质失衡、感染后神经发育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导致孤独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传递物质的不平衡,影响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家庭成员有相关病史时,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评估风险。
2.大脑结构异常
大脑结构异常包括某些区域如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等出现体积减小或连接异常,这些都可能与孤独症的发展有关。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大脑结构是否正常,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3.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失衡是指大脑中控制情绪、行为和思维过程的化学物质水平不均衡,这会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和社会交往能力。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来提高5-羟色胺水平。
4.感染后神经发育障碍
感染后神经发育障碍是由特定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病毒可能会干扰神经元之间的正常交流,从而导致孤独症样表现。抗病毒治疗可能是有效的干预手段,例如利巴韦林可用于治疗由利巴韦林敏感型RNA依赖性聚合酶病毒所致的感染。
5.免疫功能紊乱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引起自体免疫性疾病,进而影响大脑的功能,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针对免疫功能紊乱的治疗通常采用免疫调节剂,如环磷酰胺可作为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选择。
定期的心理评估和行为疗法也是管理儿童孤独症的关键组成部分。建议家长关注孩子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压力源,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并注意营养均衡饮食,有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2024-02-13 14:0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儿童孤独症过去称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autism)、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在分类学上目前归于心理发育障碍范畴,称为广泛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其患病率据西方报道约为儿童的4~10/万。我国过去报道极少,近年逐渐增加。男孩多见(男∶女约为5∶1)。本病病因未明。双生儿研究提示在单卵双生儿中同病率高于双卵者。脑电图及脑影像检查均有较高的异常率,但不具特异性。神经系统软体征也较多。某些疾病,例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患者并发孤独症症状者也较多。孤独症最早的发病率报道为2-4/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男孩明显多于女该,男:女的为4:1.我国尚无流行病学调查。
症状起因:Kanner于1943年首先提出孤独症诊断后,也同时提出了孤独症的病因是由于父母亲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经过数十年的广泛研究,现在已经证实孤独症与父母亲教养方式无关,而所谓一部分孤独症父母表现的冷漠和教养形式化其实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轻型的类似障碍。尽管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有关学者对孤独症的病因开展了极为广泛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胎儿宫内环境因素在孤独症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成为目前病因研究的热点。其他因素包括免疫因素、营养因素等,综合有关研究,目前认为孤独症由于外部环境因素(感染、宫内或围产期损伤等)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 一. 遗传因素 1991年Folstein 和 Piven报道孤独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流行病学调查也确认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3%,远高于一般群体,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家族中即使没有同样的病人,但也可以发现存在类似的认知功能缺陷,例如语言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学习障碍、精神障碍和显著内向等,这些都表明孤独症的发病存在遗传学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诸如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苯丙酮尿症以及Rett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的症状与孤独症有关。然而多数孤独症患儿并没有上述遗传性疾病,因而近年来大量的有关研究集中在寻找其他有关染色体和基因异常,来自母亲的15号染色体长臂、X染色体、7号染色体长臂区域的异常被认为与孤独症有关,其中15号染色体长臂部位,被认为与阅读障碍有关,而阅读障碍也是孤独症的表现之一,因而受到重视。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发现了一些可能与孤独症相关的所谓候选基因(Candidate Genes),例如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和c-Harvey- ras oncogene。需要指出的是,有关孤独症儿童染色体和基因异常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多数学者认为,孤独症很可能不是一个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多基因遗传可能性较大。 二. 感染和免疫因素 一些学者研究了免疫和感染因素在孤独症病因中发挥的作用,在感染方面,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被认为可能与孤独症发病有关,双生子研究发现,孤独症双生子的先天性微小异常发生率要高于非孤独症双生子,而这些异常与先天性感染有关。由于在孤独症儿童中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较高,T淋巴细胞亚群也与正常人群有差别,提示孤独症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但是研究结果不一,在孤独症病因学中的意义尚不明了。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心理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更昔洛韦胶囊
本品用于免疫功能损伤引起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1.于免疫功能损伤(包括艾滋病患者)发生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维持治疗。2.预防可能发生于器官移植受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3.预防晚期HIV感染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多维元素片(29)
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