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 小孩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小孩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由感染性中性粒细胞消耗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免疫系统异常、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感染性中性粒细胞消耗性减少
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时,身体为抵抗这些病原体而大量增殖中性粒细胞,导致其消耗量增加。针对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利巴韦林颗粒,以控制感染并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消耗。
2.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可能导致白血球数量下降,其中包括中性粒细胞。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营养不良、铁缺乏或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治疗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的方法取决于其原因。例如,缺铁性贫血可通过口服补铁剂进行治疗,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静脉注射铁剂。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会影响血液细胞的产生,从而降低中性粒细胞水平。这可能是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骨髓干细胞或影响其分化过程。减少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是治疗这类药物副作用的关键。如果发现某种药物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应咨询医生考虑更换其他替代品。
4.免疫系统异常
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因为它们可能会攻击自身的造血干细胞或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的因子。治疗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通常涉及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5.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导致中性粒细胞无法正常发育或存活。目前没有治愈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方法,但可以通过定期接受输血来缓解症状。
建议患儿定期监测血常规,以便及时发现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必要时,可遵医嘱进行骨髓穿刺、巨核细胞计数以及自身抗体检测等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血液学疾病。

2024-04-30 23: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neutrophilicgranuloaytopenia)是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10岁的儿童低于1.5×109/L,10~14岁儿童低于1.8×109/L,成人低于2.0×109/L。当粒细胞严重减少,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