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低用什么药治疗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胆碱酯酶低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6、阿托品、新斯的明、利血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甲钴胺
甲钴胺适用于治疗神经病变引起的胆碱酯酶偏低。该药物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合成乙酰胆碱,改善神经功能。服用时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症状。
2.维生素B6
维生素B6可用于纠正由营养不良导致的胆碱酯酶偏低。此药物可参与机体代谢过程,缓解相关不适症状。不宜长期过量使用,以免引起头痛、烦躁不安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3.阿托品
阿托品可以用于有机磷中毒所致的胆碱酯酶偏低。本品能阻断M-受体而对抗乙酰胆碱的M-胆碱作用,从而起到抑制腺体分泌及扩瞳的作用。早产儿禁用;新生儿慎用;婴幼儿慎用;老年人应谨慎使用。
4.新斯的明
新斯的明对于重症肌无力引起的胆碱酯酶偏低有治疗效果。其具有抗胆碱酯酶的作用,能选择性地抑制胆碱酯酶,使被水解的乙酰胆碱游离出Ach,发挥拟胆碱作用。对该药物过敏者以及哮喘患者要禁止使用。
5.利血平
利血平适用于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升高和胆碱酯酶偏低的情况。利血平为肾上腺素α受体阻滞剂,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产生降压效应。闭角型青光眼、脑出血急性期、充血性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针对胆碱酯酶偏低的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此外,建议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2024-05-11 02: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维生素B6 (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

维生素B6主要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吡哆醇迅速在肝脏内转变成吡哆醛,进而构成辅酶5'-磷酸吡哆醛和5'-磷酸吡哆胺发挥生物活性。要想评定维生索B6营养状况、判断补充效果或监测能改变维生素B6营养状况的疾病的病程时,推荐测定血浆中5'-磷酸吡哆醛。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