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化疗紫杉醇的副作用?
补充说明:化疗紫杉醇的副作用?
a******W 2019-07-11 20:2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紫杉醇的副作用,比如全身酸痛,四肢末端麻木,脱发等。全身酸痛:这个病人痛苦非常大,一般在紫杉醇用药後2-三天出现,持续3-5天。四肢末端麻木:这个副作用是由于紫杉醇对神经末梢产生的毒性引起的,可以看成是神经炎来治疗,可以使用维生素B等营养神经的药物,但是治疗的效果都不太好,也没有临床数据支持。这种副作用的痛苦相对来说比较小,病人能忍受。脱发:几乎有七成的病人都会脱发。
2019-07-11 21:10
举报赵翌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主要从事肿瘤实体瘤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专注肺癌、乳腺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等的化疗、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等,尤其重视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姑息治疗、心理治疗等。
提问
一般来说化疗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点: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全身过敏反应,免疫功能下降,口腔黏膜反应,肝肾功能损伤,脱发,全身不适等等,这时在治疗期间,为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对患者的伤害,一般来说都是建议患者服用中药进行综合治疗的,我建议患者尝试富力博士研发的,水溶性人参皂苷G35组合物,其针对肿瘤有不错的效果,联合放化疗治疗,可降低放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保护患者的肝肾损伤,同时缓解因化疗产生的脱发以及呕吐等不适,得到的反馈也是很好,降低治疗期间患者身体耐药性的产生。
2021-02-03 10:38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一般来说化疗的不良反应有以下几点: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全身过敏反应,免疫功能下降,口腔黏膜反应,肝肾功能损伤,脱发,全身不适等等,考虑化疗的毒性刺激较强,临床多配合具有抗肿瘤效果的中医药进行联合治疗,减轻毒性刺激,提高治疗效果,像富力博士研发的水溶性人参皂苷rg3,对患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增强化疗疗效,降低治疗的副作用,长期服用还可以改善病情状况,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轻患者痛苦,同时缓解因化疗产生的脱发以及呕吐等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2021-01-22 09:46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 1、是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病人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2、是耳部疾病: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3、是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是感冒:有时感冒可能会附带有头晕的症状。 5、是颈椎骨退化: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晕的主要原闲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F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 6、是贫血:如有头晕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健康状态下,老年人体内造血组织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质和量已经有所下降,红细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对铁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7、是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8、是脑动脉硬化病: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9、是心脏病、冠心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此时发生头晕的原因主要是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变细变窄,使心脏缺血缺氧。而心脏供血不足,可以造成供血不足,引起头晕。 10、临床统计显示,失眠引起的偏头痛患者比率约为65%,对于该类型的患者群体,在医学上面,采用纯中药制剂西药谷维素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理想的疗效。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神经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1.治疗钙缺乏,急性血钙过低、碱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手足搐弱症;2.过敏性疾患;3.镁中毒时的解救;4.氟中毒的解救;5.心脏复苏时应用(如高血钾或低血钙,或钙通道阻滞引起的心功能异常的解救)。
米诺地尔搽剂
本品用于治疗男性型脱发和斑秃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治疗育龄妇女雄激素敏感所致的中重度痤疮(有或无皮脂溢)及/或多毛,这其中包括需要治疗这些症状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对治疗痤疮,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应用于不适宜采用局部治疗或全身抗生素治疗的痤疮。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