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核磁表现?

精选回答(2)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神经科疑难重症诊断治疗

提问

胆红素脑病的核磁表现为出现异常信号。
胆红素脑病是指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核、丘脑以及丘脑底核、顶核和脊髓,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导致脑损伤的状态。在临床上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为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下时游离胆红素增加以及缺氧、感染等。胆红素脑病患者在脑部核磁共振的检查中,成像为:T1加权像上显示双侧苍白球对称高信号,病变后期,T2加权像上可出现苍白球对称高信号,均为双侧,但弥散加权像上一般正常。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尽早采取综合措施,防止其发展为胆红素脑病,例如保暖,纠正缺氧和酸中毒,提供足够的营养。
日常生活中,胆红素脑病患者注意营养的摄入。

2022-07-17 19:31

举报

律医生 副主任医师 其他

擅长: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对神经内科常见病癫痫、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及疑难危重症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2017年开设了癫痫专病门诊,主要进行癫痫及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提问

典型的胆红素脑病的症状,归纳起来有4个期。前面3期统称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到达最后1期则称为慢性胆红素脑病。(1)警告期:生后1到3天,出现反应偏低,肌张力低下,吃奶欠佳等。(2)痉挛期:出现易激惹(即容易被吓到),拒奶,呼吸暂停,肌张力偏高(典型的表现为角弓反张)。严重的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2019-07-12 05:3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核黄疸 (胆红素脑病)

由于胆红素沉积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神经核而引起的脑损害。

  • 症状起因:胆红素能紧紧地结合在血清白蛋白上,不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只要白蛋白上有胆红素结合位点就不会引起核黄疸。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血清白蛋白浓度低或血清中有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位点的物质,如游离脂肪酸,氢离子,某些药物包括磺胺药,头孢菌素和阿司匹林,均可增加核黄疸的危险性。早产儿由于血清白蛋白浓度低而处于核黄疸的危险之中。在饥饿,败血症,呼吸窘迫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血清中,竞争性分子(如游离脂肪酸和氢离子)可能升高,这些情况使处于任何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新生儿有增加发生核黄疸的危险性。

  • 可能疾病: 母乳性黄疸 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 脑瘫 黄疸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儿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