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溶血性贫血> 小儿溶血性贫血的危害?

精选回答(1)

曾海江 副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提问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引起的贫血。严重溶血可导致死亡,通常由于母婴血型不相容,母婴血液抗体进入新生儿血液循环,从而损害新生儿红细胞,导致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以皮肤黄疸为主,严重出生时有明显水肿、贫血。葡萄糖可以迅速恢复,无需特殊处理。严重者出生后及时治疗,也能迅速改善,成长后与正常儿童无差别。

2019-07-12 11:4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aemolyticanaemia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正常红细胞的寿命为110~120天。正常情况下,每天约有1%的衰老红细胞在脾脏中被吞噬和破坏,由新生的红细胞补充代替之,从而维持红细胞数量的恒定,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正常小儿骨髓造血潜能很大,一般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因此,如轻度溶血时,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能被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加所完全代偿,此时,临床上虽有溶血存在但并不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如果红细胞的破坏超过了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则发生溶血性贫血。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