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血管瘤肿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补充说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

2019-07-13 03:33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肿块 海绵状血管瘤 瘢痕 血管瘤 血栓形成 变性 硬化性血管瘤 肿瘤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2)

邢栋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胃肠,甲状腺,疝的微创手术,胃肠功功能紊乱,炎性肠病,肠粘连的中医中药保守治疗

提问

肝内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光滑。病变显示长T1和长T2信号,在多回声加权T2图像上,病变显示明显的高信号,即所谓的“灯泡”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常有瘢痕,大部分位于中心。血管瘤有时会出现囊性改变,后者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gd-dtpa增强,早期病变周边增强,棉絮状,并逐渐充盈到中心,增强范围逐渐扩大,最终病变可完全增强。瘢痕区、血栓形成区和囊性变性区不能增强。
硬化性血管瘤T1、T2信号长,但T2加权图像信号明显不均匀,是肿瘤病灶纤维瘢痕所致。

2023-03-03 11:13

举报

刘啸峰 副主任医师 池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对各系统疑难疾病的CT、MR诊断具有一定造诣,擅长腹部CT、MR诊断及后处理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

提问

肝内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晰光滑。病变显示长T1和长T2信号,在多回声加权T2图像上,病变显示明显的高信号,即所谓的“灯泡”征。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常有瘢痕,大部分位于中心。血管瘤有时会出现囊性改变,后者表现为长T1和长T2信号。gd-dtpa增强,早期病变周边增强,棉絮状,并逐渐充盈到中心,增强范围逐渐扩大,最终病变可完全增强。瘢痕区、血栓形成区和囊性变性区不能增强。
硬化性血管瘤T1、T2信号长,但T2加权图像信号明显不均匀,是肿瘤病灶纤维瘢痕所致。

2019-07-13 04: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除皮肤和黏膜外,肝脏是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好发部位,可单发或多发,有蒂或无蒂,多见于肝脏表面,其体积从针尖至核桃或儿头大小,严重者可占据整个肝脏,向腹部明显膨出。肿瘤质地柔软,切面呈蜂窝状,内充满血液,有弹性,可压缩。肿瘤初发生时不产生任何症状,逐渐长大后因压迫周围脏器引起一系列症状,也可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随着瘤体逐渐增大,若不予治疗,可发生破裂引起大出血的危险。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