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血清病> 请问血清病的发病机理

精选回答(3)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血清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对所用异体蛋白产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
血清病是一种由人体注射异种血清、疫苗等外源性抗原物质后,在体内产生的针对该抗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当这些外来的抗体会与机体内的自身组织发生交叉反应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注射过程中,药物中的蛋白质成分被吸收入血液中,导致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果这种抗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抗原物质,则会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血清病的表现。
对于轻度的血清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1-2周内可自行消退。而对于严重的血清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甲泼尼龙等,以及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此外,还可以采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缓解症状。
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5 03:12

举报

柏林 副主任医师 成都九龙医院

擅长:擅长胃肠、肝胆胰、甲状腺、乳腺及肛肠疾病的诊治。

提问

血清病是一种典型的III变态反应性疾病,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种血清各抗原成分或作为半抗原的某些药物与体内蛋白结合成抗原性复合蛋白,均可产生抗体。当形成的抗体量少于体内尚未消失的抗原时,可形成沉积于血管壁的免疫复合物,继而激活补体系统,生成血管活性物质、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造成局部充血水肿,嗜中性粒细胞的侵润和溶酶体的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组织炎症和损伤。凡抗原刺激下较易产生IgG和IgE两类抗体者,也较易发生血清病。建议到风湿科予以相应治疗。

2018-01-26 15:11

举报

任朝笛 卫生室

擅长:内科

提问

这是指由于注射运动免疫血清后所并的发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其表现主要有皮疹、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目前免疫血清的临床应用已大炎减少,仅限于防治白喉、破伤风、某些毒蛇咬伤后,以及阻止移植物排斥等的免疫抑制治疗。相反的,由于药物致敏已成为当今最常见的血清病病因。

2009-07-20 19:3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清病

血清病(serumsickness)是指由于注射运动免疫血清后所并的发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其表现主要有皮疹、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等。目前免疫血清的临床应用已减少,仅限于防治白喉、破伤风、某些毒蛇咬伤后,以及阻止移植物排斥等的免疫抑制治疗。相反的,由于药物致敏已成为当今最常见的血清病病因。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王昀启

提问

济南甲状腺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