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发病时间:不清楚

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补充说明: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a******W 2019-07-16 14:55

镰状细胞贫血 关节 贫血 镰状细胞性贫血 产前检查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杨方方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于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功能障碍、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也对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提问

镰状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它主要存在于非洲黑人和杂合子国家,在非洲黑人人口中占20%的黑人群体中占8%,在中东、希腊、美洲土著人以及与上述民族长期婚姻的人中占8%。纯合子以纯合子的形式与1/4的孩子结婚,从而导致镰状细胞性贫血。这种疾病的预后不好,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应注意预防,促进良好生活,开展婚前和产前检查。

2019-07-16 15: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镰状细胞贫血 (镰状细胞性贫血)

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由此开创了疾病分子生物学时代。其分子病理是基因发生单一碱基突变,正常基因第6个密码子为GAG,编译谷氨酸,突变后变为GTG,编译缬氨酸,这种单个氨基酸的替代即形成HbS。在临床上,血红蛋白S病有3种主要形式:①纯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贫血;②杂合子状态,即镰状细胞性状;③血红蛋白S与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的双杂合子状态,包括血红蛋白S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C病、血红蛋白D病等。在脱氧状态下,HbS的溶解度为脱氧HbA的1/40。因此脱氧可使红细胞僵硬变形,成为镰刀状,故名。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